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2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第13-18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拟实现的创新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第22-23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5页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28-40页 |
3.1 模型构建与基本假设 | 第28-29页 |
3.1.1 基本模型 | 第28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3.2 调查对象和样本抽取 | 第29页 |
3.3 变量的选择与描述 | 第29-32页 |
3.3.1 人力资本的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29-31页 |
3.3.2 社会资本的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31-32页 |
3.3.3 大学生就业的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32页 |
3.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9页 |
3.4.1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状况分析 | 第32-35页 |
3.4.2 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 第35-38页 |
3.4.3 就业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 第40-54页 |
4.1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 第40-45页 |
4.1.1 2012年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第40-42页 |
4.1.2 2017年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第42-45页 |
4.2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 第45-48页 |
4.2.1 2012年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 2017年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变化 | 第48-50页 |
4.4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变化 | 第50-51页 |
4.5 影响程度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 第54-64页 |
5.1 从大学生的角度:确定职业目标,着重培养人力资本,兼顾社会资本 | 第54-56页 |
5.1.1 规划职业生涯,根据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就业准备 | 第54页 |
5.1.2 着重积累人力资本,兼顾硬技能和软技能 | 第54-55页 |
5.1.3 增强社会资本,拓展人际关系广度 | 第55-56页 |
5.2 从高校的角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人力资本至上的就业观 | 第56-58页 |
5.2.1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 第56-57页 |
5.2.2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 | 第57页 |
5.2.3 提前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 第57-58页 |
5.3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制度 | 第58-61页 |
5.3.1 树立能力本位的用人理念 | 第58-59页 |
5.3.2 规范招聘流程,增加选人用人的公开透明 | 第59-60页 |
5.3.3 提供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参与竞争的机会 | 第60-61页 |
5.4 从政府的角度: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 第61-63页 |
5.4.1 严格监管,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 第61页 |
5.4.2 设置就业福利项目,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 第61-62页 |
5.4.3 多渠道发布招考公告,确保信息透明化 | 第62页 |
5.4.4 鼓励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1、结论 | 第64-65页 |
2、局限与展望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附录1 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结果影响的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