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2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2-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2 研究框架第13-15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5-1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教育资源第15页
        2.1.2 高校教育资源第15-16页
        2.1.3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第16页
    2.2 基本理论依据第16-19页
        2.2.1 演化博弈理论第16-17页
        2.2.2 聚集效应理论第17页
        2.2.3 林达尔均衡理论第17页
        2.2.4 共享管理理论第17-19页
第3章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分布及共享管理现状分析第19-25页
    3.1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第19-21页
        3.1.1 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第19-20页
        3.1.2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第20-21页
        3.1.3 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大第21页
    3.2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情况调查第21-25页
        3.2.1 问卷内容第21-22页
        3.2.2 调查对象第22页
        3.2.3 问卷分析第22-24页
        3.2.4 分析结果第24-25页
第4章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5-31页
    4.1 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第25页
    4.2 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第25-26页
    4.3 资源共享工作受到体制制约第26-28页
        4.3.1 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第26页
        4.3.2 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共享第26-27页
        4.3.3 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第27-28页
        4.3.4 共享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第28页
    4.4 资源共享的领域单一第28页
    4.5 共享的受益面窄第28-31页
第5章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问题的成因第31-37页
    5.1 各学校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交流第31-32页
    5.2 高校缺乏规范的教育资源管理部门第32-33页
    5.3 忽视网络信息系统的运用第33-34页
    5.4 教育资源分配两极化,差距太大第34-37页
第6章 国内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情况介绍第37-41页
    6.1 国内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情况介绍第37-38页
        6.1.1 北京情况介绍第37页
        6.1.2 广州情况介绍第37页
        6.1.3 南京情况介绍第37-38页
    6.2 国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情况介绍第38-41页
        6.2.1 美国情况介绍第38页
        6.2.2 英国情况介绍第38-39页
        6.2.3 日本情况介绍第39-41页
第7章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的新思路第41-51页
    7.1 武汉市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结果第41-43页
        7.1.1 成立学校联盟“教学共同体”第41-42页
        7.1.2 组建资源共享系统第42页
        7.1.3 大力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第42-43页
    7.2 组建资源共享协调机构第43-45页
        7.2.1 指导思想和原则第43-44页
        7.2.2 机构的概况第44-45页
        7.2.3 资源共享协调机构的资源共享机制第45页
    7.3 推广“教学共同体”的共享模式第45-47页
        7.3.1 健全规章条例第45-46页
        7.3.2 规范收费制度第46页
        7.3.3 建设校际公共服务体系第46页
        7.3.4 扩大校际合作的领域第46-47页
    7.4 创新资源共享方式第47-49页
        7.4.1 开发网络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第47-48页
        7.4.2 大力发展多学位教学——体现资源共享的精神第48-49页
    7.5 完善相关制度第49-51页
        7.5.1 创新办学机制第49页
        7.5.2 创新办学模式第49页
        7.5.3 健全知识产权制度第49-51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4页
    8.1 主要结论第51页
    8.2 不足与展望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附录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G高校专任教师绩效考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