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其他道路运输工具论文--摩托车、机器脚踏车论文

摩托车油箱背缝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系统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发展方向第8-15页
        1.2.1 工业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第8-9页
        1.2.2 当前国内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现状第9-11页
        1.2.3 国内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4 当前国内外摩托车油箱的焊接方法第14-15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总体设计第17-34页
    2.1 产品特征以及焊缝特点第17-18页
    2.2 工作站需求分析第18-21页
        2.2.1 焊接质量分析第18-19页
        2.2.2 焊接效率分析第19-21页
    2.3 生产方案第21-22页
    2.4 焊接电源以及焊枪的选择第22-25页
        2.4.1 机器人工作站焊接电源的性能第22页
        2.4.2 本工作站对焊接电源的要求第22-23页
        2.4.3 选择松下YD-350GR3焊接电源的原因及理由第23-24页
        2.4.4 焊枪的选择第24-25页
    2.5 焊接机器人型号的选择第25-31页
        2.5.1 焊接机器人的性能指标第25-27页
        2.5.2 本项目对焊接机器人的要求第27页
        2.5.3 选用FANUCRobotM-10iA弧焊机器人的原因第27-29页
        2.5.4 FANUCRobotM-10iA主要技术参数第29-31页
    2.6 工作站平面布局第31-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结构设计第34-59页
    3.1 焊接夹具设计第34-53页
        3.1.1 概述第34-37页
        3.1.2 夹具工作台第37-44页
        3.1.3 夹具体第44-46页
        3.1.4 定位系统第46-49页
        3.1.5 夹紧机构第49-51页
        3.1.6 焊件的散热第51-52页
        3.1.7 焊缝成型槽第52-53页
    3.2 液压系统设计第53-56页
    3.3 围栏及安全防护系统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第59-66页
    4.1 机器人工作站控制系统设计原则第59页
    4.2 系统控制面板设计第59-64页
        4.2.1 操作按钮设置第59-61页
        4.2.2 触摸屏设置第61-64页
    4.3 操纵台功能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焊接工艺优化第66-70页
    5.1 MAG焊接的焊接参数第66页
    5.2 焊接参数的优化选择第66-67页
    5.3 焊接结果第67-69页
        5.3.1 宏观金相试验第67-68页
        5.3.2 焊缝拉伸试验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件:夹具关键零部件图纸第76-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DYC系统与主动悬架系统联合控制研究
下一篇:电动轮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