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周边物理环境适航综合技术要求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OLS局限性及其改进 | 第13-39页 |
2.1 OLS安全缺陷分析 | 第13-30页 |
2.1.1 内水平面、锥形面缺陷分析 | 第13-19页 |
2.1.2 起飞爬升面缺陷分析 | 第19-22页 |
2.1.3 进近面缺陷分析 | 第22-30页 |
2.2 基于飞行程序保护的OLS改进 | 第30-38页 |
2.2.1 内水平面、锥形面改进 | 第30-34页 |
2.2.2 起飞爬升面改进 | 第34-37页 |
2.2.3 进近面改进 | 第37-38页 |
2.3 实例应用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实施PBN程序和应急情况的机场净空要求 | 第39-62页 |
3.1 PBN程序保护区对净空的要求 | 第39-46页 |
3.1.1 PBN程序基本要求 | 第39-40页 |
3.1.2 PBN离场程序保护区要求 | 第40页 |
3.1.3 PBN进场和进近程序要求 | 第40-42页 |
3.1.4 实际飞行程序的分析 | 第42-46页 |
3.2 一发失效碰撞风险模型(CRM) | 第46-58页 |
3.2.1 障碍物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3.2.2 针对一发失效的障碍物调整 | 第48-50页 |
3.2.3 碰撞风险模型的建立 | 第50-55页 |
3.2.4 一发失效复飞碰撞风险概率算例 | 第55-58页 |
3.3 一发失效应急程序保护区 | 第58-62页 |
3.3.1 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 第58-59页 |
3.3.2 含有转弯航段的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 第59-61页 |
3.3.3 一发失效复飞应急程序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机场周边电磁环境要求研究 | 第62-69页 |
4.1 机场常见导航设备 | 第62-64页 |
4.2 机场常见导航设备的电磁环境要求 | 第64-68页 |
4.2.1 保护间距的计算 | 第64-65页 |
4.2.2 电磁环境要求 | 第65-68页 |
4.3 实施PBN程序的机场周边导航设施要求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机场周边物理环境适航综合技术要求呈现 | 第69-78页 |
5.1 综合技术要求技术方法 | 第69-70页 |
5.2 涉及飞行程序的机场周边适航要求呈现 | 第70-73页 |
5.3 机场导航设施的电磁环境要求 | 第73-75页 |
5.4 机场周边物理环境适航综合技术要求实例呈现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9页 |
附录A 附件14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和坡度 | 第83-84页 |
附录B 空速换算因数表 | 第84页 |
附录C 飞行区等级指标 | 第84-85页 |
附录D 民用航空器起飞净空要求 | 第85页 |
附录E 偏差累积概率及复飞分布表 | 第85-87页 |
附录F 石家庄机场跑道物理特征 | 第87-88页 |
附录G 石家庄机场无线电导航和着陆设施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