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2.1 农业上市公司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1.1 农业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2.1.2 农业上市公司界定 | 第21页 |
2.2 债务融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2.1 债务融资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2 债务融资的途径 | 第22页 |
2.3 债务融资风险 | 第22-24页 |
第3章 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背景分析及风险识别 | 第24-28页 |
3.1 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背景分析 | 第24-25页 |
3.1.1 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渠道较窄 | 第24页 |
3.1.2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 第24-25页 |
3.2 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识别 | 第25-28页 |
3.2.1 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内部风险 | 第25-26页 |
3.2.2 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外部风险 | 第26-28页 |
第4章 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度量及应对 | 第28-53页 |
4.1 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度量 | 第28-41页 |
4.1.1 建立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7页 |
4.1.2 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第37-39页 |
4.1.3 功效系数法度量债务融资风险 | 第39-41页 |
4.2 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度量 | 第41-50页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第41-45页 |
4.2.2 层次总排序 | 第45-48页 |
4.2.3 功效系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 | 第48-50页 |
4.3 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应对措施 | 第50-53页 |
4.3.1 优化资本结构 | 第50-51页 |
4.3.2 选择多种合适的债务融资方式 | 第51页 |
4.3.3 合理安排债务融资期限结构 | 第51-52页 |
4.3.4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第52-53页 |
第5章 建立YTST农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风险管控体系 | 第53-59页 |
5.1 改善公司自身财务管控能力 | 第53-55页 |
5.1.1 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 | 第53-54页 |
5.1.2 增强公司的内源融资能力 | 第54页 |
5.1.3 提高公司融得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 第54-55页 |
5.2 采取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策略 | 第55-57页 |
5.2.1 选择适合农业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渠道 | 第55页 |
5.2.2 债务融资规模追求合理性 | 第55-56页 |
5.2.3 债务融得资金追求效益性 | 第56页 |
5.2.4 债务融资结构追求配比性 | 第56-57页 |
5.3 加强对债务融资行为参与者的风险防范 | 第57-59页 |
5.3.1 加强政府方面的风险防范 | 第57页 |
5.3.2 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的风险防范 | 第57-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总结 | 第59-60页 |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84页 |
附录1 各专家的判断矩阵 | 第65-79页 |
附录2 YTST农业上市公司2017年财务报表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