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轿车悬架控制臂性能分析与参数化轻量化优化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汽车轻量化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悬架控制臂轻量化设计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虚拟样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17-29页
    2.1 多体动力学简介第17-18页
        2.1.1 多体动力学的发展第17页
        2.1.2 多体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2.2 控制臂刚柔耦合整车模型的建立第18-29页
        2.2.1 整车模型参数的获取及整车坐标系的确定第18-19页
        2.2.2 前悬架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19-20页
        2.2.3 后悬架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2.4 转向系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2.2.5 动力总成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2页
        2.2.6 制动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2.2.7 轮胎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2.2.8 横向稳定杆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2.2.9 车身子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2.2.10 整车模型的建立第26页
        2.2.11 前悬架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6-28页
        2.2.12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第3章 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动力学仿真分析与实车试验验证第29-37页
    3.1 汽车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与试验第29-34页
        3.1.1 实车试验第29-30页
        3.1.2 B 级路面的构建与验证第30-33页
        3.1.3 整车虚拟样机模型仿真分析与验证第33-34页
    3.2 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与试验第34-37页
第4章 悬架控制臂载荷提取及性能分析第37-53页
    4.1 有限元思想介绍第37页
    4.2 悬架控制臂载荷提取第37-40页
    4.3 悬架控制臂有限元模型第40-43页
        4.3.1 控制臂有限元模型网格基本信息第40-41页
        4.3.2 网格质量检查第41-42页
        4.3.3 建立连接关系第42页
        4.3.4 材料及单位制第42-43页
    4.4 悬架控制臂自由模态分析与试验验证第43-48页
        4.4.1 悬架控制臂自由模态仿真分析第43-45页
        4.4.2 悬架控制臂模态试验第45-47页
        4.4.3 仿真分析与模态试验结果对比第47-48页
    4.5 悬架控制臂结构强度分析第48-51页
        4.5.1 边界条件确定第48-49页
        4.5.2 结构强度分析的评价指标与结果分析第49-51页
    4.6 悬架控制臂传递特性分析第51-53页
第5章 悬架控制臂轻量化优化设计第53-78页
    5.1 悬架控制臂拓扑优化第53-59页
        5.1.1 拓扑优化的流程第53-54页
        5.1.2 建立拓扑优化模型第54-55页
        5.1.3 拓扑优化结果分析第55-59页
    5.2 控制臂参数化有限元建模第59-62页
        5.2.1 DEP MeshWorks /Morpher 软件简介第60页
        5.2.2 建立控制臂参数化模型第60-62页
    5.3 控制臂多目标尺寸优化第62-69页
        5.3.1 多目标问题描述第62-64页
        5.3.2 基于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第64-66页
        5.3.3 建立克里金(Kriging)近似模型第66-67页
        5.3.4 多目标优化求解与方案确定第67-69页
    5.4 轻量化控制臂性能分析与对比第69-73页
        5.4.1 轻量化前后质量对比第69页
        5.4.2 轻量化控制臂模态分析第69-71页
        5.4.3 轻量化控制臂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第71-72页
        5.4.4 轻量化控制臂传递特性分析第72-73页
    5.5 轻量化控制臂对整车性能影响分析与对比第73-78页
        5.5.1 汽车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与对比第74-75页
        5.5.2 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与对比第75-7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8-81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78-79页
    6.2 研究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复合制动动力学分析及控制
下一篇: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交通应急疏散模型构建与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