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Rs营销理论的招商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创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atalog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国内证券经纪业务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本文的切入点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第一节 4Rs营销理论 | 第23-24页 |
一、4Rs营销理论简介 | 第23页 |
二、4Rs营销理论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节 4Rs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对比及其优点 | 第24-26页 |
一、4Rs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对比 | 第24-25页 |
二、4Rs营销理论优点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招商证券经纪业务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招商证券及其经纪业务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一、招商证券发展历程 | 第26页 |
二、招商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招商证券经纪业务分析 | 第27-29页 |
一、招商证券经纪业务介绍 | 第27-28页 |
二、招商证券经纪业务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招商证券经纪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一、招商证券经纪业务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节 招商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工作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一、忽视维持现有客户 | 第31-32页 |
二、营销后服务尚有待提高 | 第32页 |
三、客户群体定位需要扩大 | 第32页 |
四、密集式的客户经理营销体制面临诸多挑战 | 第32-33页 |
五、投顾人员与营销资源不匹配,未能满足投资者需求 | 第33页 |
第五节 招商证券经纪业务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一、营销策略的客户关联建立不足 | 第33页 |
二、营销策略对客户关系反应不足 | 第33-34页 |
三、营销团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 | 第34页 |
四、营销策略缺乏关系营销理念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基于4Rs理论的经纪营销策略研究 | 第36-54页 |
第一节 关联(Relevance)的建立 | 第36-39页 |
一、招商证券关联建立策略分析 | 第36-37页 |
二、宏观关联主体——市场需求 | 第37-38页 |
三、微观关联主体——客户个体 | 第38-39页 |
四、关联建立要素分析 | 第39页 |
第二节 反应(Reaction)的提速 | 第39-42页 |
一、招商证券反应提速策略分析 | 第39-40页 |
二、营销团队的反应提速 | 第40页 |
三、营业部的反应提速 | 第40-41页 |
四、产品设计部门的反应提速 | 第41页 |
五、反应提速要素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关系(Relationship)的维护 | 第42-47页 |
一、招商证券关系维护策略的分析 | 第43页 |
二、外部关系之-客户关系管理 | 第43-44页 |
三、外部关系之-金融投资产品供应商关系管理 | 第44页 |
四、外部关系之-分销商关系管理 | 第44-45页 |
五、内部关系-团队关系管理 | 第45-46页 |
六、关系维护要素分析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回报(Reward)的获取 | 第47-49页 |
一、招商证券回报获取策略的分析 | 第47-48页 |
二、制定合理的回报决策 | 第48页 |
三、巩固回报原则 | 第48页 |
四、回报决策失误的补救 | 第48页 |
五、回报获取要素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五节 研究实施4Rs保障措施与风险控制 | 第49-52页 |
一、组织结构调整 | 第49-50页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第50-51页 |
三、信息系统保障 | 第51页 |
四、风险预警与控制 | 第51-52页 |
第六节 招商证券4Rs营销策略总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55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日后研究方向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