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子午线轮胎耐久性研究的意义与发展状况 | 第12-15页 |
1.3.1 单宽胎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子午线轮胎耐久性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3.3 子午线轮胎耐久性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轮胎耐久性比较研究方案的制定 | 第17-27页 |
2.1 轮胎的结构和非线性特性 | 第17-19页 |
2.1.1 轮胎的结构 | 第17-19页 |
2.1.2 轮胎的非线性 | 第19页 |
2.2 影响轮胎耐久性的因素 | 第19-22页 |
2.3 轮胎耐久性的评价指标 | 第22-24页 |
2.4 轮胎耐久性比较研究的实施方案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7-39页 |
3.1 ABAQUS 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 | 第27页 |
3.2 轮胎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27-35页 |
3.3 单宽胎与双式轮胎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35-37页 |
3.3.1 单宽胎与双式轮胎的径向静刚度试验 | 第35-36页 |
3.3.2 ABAQUS 中单宽胎与双式轮胎径向刚度仿真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单宽胎与双式轮胎各组分的耐久性比较研究 | 第39-61页 |
4.1 单宽胎橡胶组成部分的耐久性研究 | 第39-47页 |
4.1.1 胎圈部橡胶耐久性分析 | 第39-43页 |
4.1.2 胎冠部橡胶耐久性分析 | 第43-47页 |
4.2 单宽胎帘线与骨架组成部分的耐久性研究 | 第47-52页 |
4.3 单宽胎与双式轮胎各组分耐久性比较研究 | 第52-58页 |
4.3.1 胎圈部橡胶耐久性比较 | 第52-54页 |
4.3.2 胎冠部橡胶耐久性比较 | 第54-55页 |
4.3.3 帘线与骨架结构耐久性比较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5章 单宽胎与双式轮胎整胎耐久性的比较研究 | 第61-69页 |
5.1 单宽胎接地应力的分布 | 第61-65页 |
5.2 单宽胎与双式轮胎接地应力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6.2 论文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