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概述 | 第11-13页 |
| 1.1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内涵 | 第11页 |
| 1.2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价值取向 | 第11-13页 |
| 1.2.1 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 | 第11页 |
| 1.2.2 平衡各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 | 第11-12页 |
| 1.2.3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3-17页 |
| 2.1 “形成权说” | 第13页 |
| 2.2 “请求权说” | 第13页 |
| 2.3 “期待权说” | 第13-14页 |
| 2.4 三种学说的评析 | 第14-17页 |
| 2.4.1 “形成权说”的缺陷 | 第14-15页 |
| 2.4.2 “请求权说”的合理之处 | 第15页 |
| 2.4.3 “期待权说”难以揭示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本质属性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之下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 第17-20页 |
| 3.1 对内效力 | 第17页 |
| 3.2 对外效力 | 第17-20页 |
| 3.2.1“无效说” | 第17-18页 |
| 3.2.2 “可撤销说” | 第18页 |
| 3.2.3 “效力待定说” | 第18页 |
| 3.2.4 “有效说” | 第18-20页 |
| 第四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 | 第20-26页 |
| 4.1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主体条件 | 第20-21页 |
| 4.2 股东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的确定 | 第21-22页 |
| 4.2.1“同等条件”下的三种学说 | 第21-22页 |
| 4.2.2 股东优先购买权部分行使的问题 | 第22页 |
| 4.3 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其他条件 | 第22-24页 |
| 4.3.1 转让股东的通知义务 | 第22-23页 |
| 4.3.2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 | 第23-24页 |
| 4.4 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之下转让股东的反悔权 | 第24-26页 |
| 第五章 特殊情形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26-34页 |
| 5.1 间接收购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冲突 | 第26-28页 |
| 5.2 强制执行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28-29页 |
| 5.2.1 股东优先购买权与《拍卖法》的冲突 | 第28-29页 |
| 5.2.2 拍卖程序之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保护 | 第29页 |
| 5.3 夫妻财产分割时的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29-30页 |
| 5.4 股权赠与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30-32页 |
| 5.4.1 股东优先购买权适用于一般情形下的股权赠与 | 第31页 |
| 5.4.2 股权赠与近亲属时不能适用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31-32页 |
| 5.5 章程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限制 | 第32-34页 |
| 5.5.1 公司章程的性质 | 第32页 |
| 5.5.2 公司章程能否禁止股权转让 | 第32-33页 |
| 5.5.3 公司章程能否排除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33-34页 |
| 第六章 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效果与救济 | 第34-37页 |
| 6.1 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情形 | 第34页 |
| 6.2 股东优先购买权侵害之下的法律效果与救济 | 第34-35页 |
| 6.3 能否仅主张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效果而不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 | 第35-37页 |
| 第七章 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完善 | 第37-41页 |
| 7.1 明确股权对外转让合同的效力 | 第37页 |
| 7.2 “同等条件”的价格确定及补充规定 | 第37-38页 |
| 7.3 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在特殊情形下的适用 | 第38-39页 |
| 7.4 明确章程对股权转让及优先购买权的限制程度 | 第39页 |
| 7.5 构建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之下的救济机制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