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工作记忆注意焦点的信息进入机制:内部与外部引导的博弈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9-18页
    1.1 工作记忆FoA的理论模型第10-11页
    1.2 信息进入工作记忆FoA的方式第11-14页
        1.2.1 工作记忆FoA的外部引导第11-12页
        1.2.2 工作记忆FoA的内部引导第12-13页
        1.2.3 外部与内部引导间的异同第13-14页
    1.3 问题提出第14-15页
    1.4 研究构思第15-17页
    1.5 研究意义第17-18页
2 实验一 后线索利化效应的出现时间第18-22页
    2.1 方法第18-20页
        2.1.1 被试第18页
        2.1.2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18-19页
        2.1.3 实验设计与流程第19页
        2.1.4 数据分析第19-20页
    2.2 结果第20-21页
        2.2.1 正确率第20-21页
        2.2.2 反应时第21页
    2.3 讨论第21-22页
3 实验二 内部引导与外部引导间的博弈第22-29页
    3.1 方法第22-23页
        3.1.1 被试第22页
        3.1.2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22页
        3.1.3 实验设计与流程第22-23页
    3.2 结果第23-27页
        3.2.1 特征独子利化效应第23-24页
        3.2.2 后线索利化效应第24-25页
        3.2.3 特征独子与后线索的交互第25-27页
    3.3 讨论第27-29页
4 实验三 延长后线索呈现时间对博弈的影响第29-32页
    4.1 方法第29页
    4.2 结果第29-31页
        4.2.1 特征独子利化效应第29-30页
        4.2.2 后线索利化效应第30页
        4.2.3 特征独子与后线索的交互结果第30-31页
    4.3 讨论第31-32页
5 实验四内部引导效用强度对博弈的影响第32-37页
    5.1 方法第32页
    5.2 结果第32-36页
        5.2.1 特征独子利化效应第32-33页
        5.2.2 后线索利化效应第33-34页
        5.2.3 特征独子与后线索的交互结果第34-36页
    5.3 讨论第36-37页
6 综合讨论第37-41页
    6.1 工作记忆FoA的信息进入机制第37-38页
    6.2 外部与内部引导共享的认知资源性质第38-39页
    6.3 外部与内部引导间竞争的影响因素第39-41页
7 结论与进一步建议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1页
附录一 实验2~4特征独子效应与后线索利化效应数据表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师生关系与自我刻板化对新入学中职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下一篇:网约车服务失败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后悔的中介作用和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