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化学基础理论论文--煤的热解与转化论文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及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煤热解概述第12-14页
        1.1.1 煤热解过程基本描述第12页
        1.1.2 煤热解产物形成过程第12-14页
    1.2 煤热解影响因素第14-15页
        1.2.1 煤阶的影响第14页
        1.2.2 热解终温的影响第14-15页
        1.2.3 热解加热速率的影响第15页
    1.3 煤的结构概述第15-19页
        1.3.1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第15-17页
        1.3.2 煤的物理结构模型第17-18页
        1.3.3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提高焦油品质的催化热解研究进展第19-21页
        1.4.1 天然矿石催化剂第20页
        1.4.2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催化剂第20页
        1.4.3 过渡金属催化剂第20-21页
        1.4.4 分子筛催化剂第21页
    1.5 煤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第21-23页
        1.5.1 总包一级反应模型第21-22页
        1.5.2 总包n级反应模型第22页
        1.5.3 竞争反应模型第22页
        1.5.4 分布活化能模型第22-23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5-33页
    2.1 实验原料第25页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25-26页
    2.3 实验操作方法第26-28页
        2.3.1 索氏抽提实验第26-27页
        2.3.2 热解实验第27-28页
    2.4 煤样及热解产物的分析表征第28-33页
        2.4.1 焦油中水含量的测定第28页
        2.4.2 焦油中正己烷可溶物的测定第28-29页
        2.4.3 气质联用(GC-MS)分析第29页
        2.4.4 ~1H-NMR分析第29-30页
        2.4.5 ~(13)C-NMR分析第30-31页
        2.4.6 热解气组成分析第31-33页
第3章 中低阶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第33-40页
    3.1 不同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的含量第33-34页
    3.2 不同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第34-36页
        3.2.1 脂肪烃部分第34-35页
        3.2.2 芳香烃部分第35页
        3.2.3 含氧部分第35-36页
    3.3 去除小分子化合物前后煤样的工业及元素分析第36-37页
    3.4 基于~(13)C-NMR分析小分子化合物对煤结构的影响第37-39页
        3.4.1 原煤结构的差异第37-38页
        3.4.2 小分子化合物对原煤结构的影响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对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第40-55页
    4.1 原煤热解产物的分布第40-43页
        4.1.1 不同温度下的热解焦油产率第40-41页
        4.1.2 不同温度下的热解水产率第41页
        4.1.3 不同温度下的热解气产率第41-42页
        4.1.4 不同温度下的热解半焦产率第42-43页
    4.2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第43-46页
        4.2.1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对热解焦油产率的影响第43-44页
        4.2.2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对热解水产率的影响第44-45页
        4.2.3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对半焦产率的影响第45-46页
    4.3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对热解气组成的影响第46-49页
        4.3.1 原煤的热解气组成分析第46-47页
        4.3.2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后的热解气组成分析第47-49页
    4.4 抽提小分子化合物对热解焦油组成及品质的影响第49-51页
        4.4.1 热解焦油中的轻质组分第49页
        4.4.2 热解焦油的组成分析第49-50页
        4.4.3 神木煤热解焦油的氢分布分析第50-51页
    4.5 抽提前后煤样的热解动力学研究第51-53页
        4.5.1 煤热解动力学模型选择及计算方法第51-52页
        4.5.2 煤热解动力学计算结果第52-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催化热解调控焦油中轻质组分和酚类的实验研究第55-70页
    5.1 催化热解对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5-57页
    5.2 催化热解对焦油组分的影响第57-60页
        5.2.1 轻质焦油第57-58页
        5.2.2 焦油组成第58-60页
    5.3 催化剂对焦油中酚类物质形成的作用第60-63页
        5.3.1 焦油中酚类化合物总量增加的机理分析第60-62页
        5.3.2 焦油中烷基酚含量增加的机理分析第62-63页
    5.4 催化热解的热解气分析第63-66页
        5.4.1 催化热解气组成分析第63-65页
        5.4.2 催化热解气高位热值分析第65-66页
    5.5 不同催化剂所得热解半焦的~(13)C-NMR分析第66-69页
        5.5.1 芳香碳部分第66-68页
        5.5.2 脂肪碳部分第68页
        5.5.3 与氧相连碳部分第68-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一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78-79页
附录二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9-80页
附表1 神木煤催化热解焦油的GC/MS分析(wt%,tar)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经验模态分析的国际黄金价格预测模型研究
下一篇:中职生道德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常德市三所中职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