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随机性调度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随机性调度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随机性调度方法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2.3 调度现状分析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1.3 一体化弹药弹库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一体化弹药弹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一体化弹药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3 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一体化系统的动态排序聚类调度方法 | 第21-35页 |
2.1 一体化系统的供弹调度任务 | 第21-23页 |
2.1.1 一体化系统调度基础模型 | 第21-22页 |
2.1.2 一体化系统的供弹调度任务 | 第22-23页 |
2.2 一体化供弹系统的供弹特点与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2.2.1 一体化系统的供弹特点 | 第23页 |
2.2.2 供弹系统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2.3 一体化供弹的排序调度策略 | 第24-28页 |
2.3.1 排序聚类方法原理 | 第24-25页 |
2.3.2 排序聚类与一体化供弹 | 第25-26页 |
2.3.3 排序聚类调度的具体内涵 | 第26-28页 |
2.4 补、供一体化系统供弹规则制定 | 第28-30页 |
2.4.1 弹药转运规则 | 第28-29页 |
2.4.2 故障与急件处理规则 | 第29-30页 |
2.4.3 其他规则 | 第30页 |
2.5 基于动态排序聚类方案的供弹调度方案 | 第30-34页 |
2.5.1 一体化供弹系统的动态排序聚类分析过程 | 第30-33页 |
2.5.2 排序聚类供弹方案的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聚类供弹的适应性结构设计及其动力学分析仿真 | 第35-51页 |
3.1 聚类供弹适应性机构的任务目标 | 第35页 |
3.2 补、供一体化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35-38页 |
3.2.1 聚类功能原理 | 第35-36页 |
3.2.2 弹药转运系统分析 | 第36-37页 |
3.2.3 系统转运一体化方案 | 第37-38页 |
3.3 补、供一体化系统的适应性结构方案 | 第38-41页 |
3.3.1 聚类换位结构方案 | 第39-40页 |
3.3.2 平台基础结构方案 | 第40-41页 |
3.3.3 弹箱基础结构方案 | 第41页 |
3.4 适应性结构动力学分析 | 第41-46页 |
3.4.1 聚类换位机构力学建模 | 第41-44页 |
3.4.2 平台基础结构力学建模 | 第44-45页 |
3.4.3 弹箱基础结构力学建模 | 第45-46页 |
3.5 适应性结构力学特征验算 | 第46-50页 |
3.5.1 聚类换位机构动力性能与结构特征 | 第46-48页 |
3.5.2 平台基础结构动力性能与冲击特性 | 第48页 |
3.5.3 弹箱基础机构动力性能与结构特征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聚类供弹petri网的构建及动态调度分析 | 第51-63页 |
4.1 系统聚类供弹与petir网 | 第51-52页 |
4.1.1 一体化系统供弹过程的分析 | 第51-52页 |
4.1.2 一体化系统的Petri网性质 | 第52页 |
4.2 一体化系统调度过程的模型建立 | 第52-56页 |
4.2.1 供弹系统的petri网建模步骤 | 第53页 |
4.2.2 聚类调度过程的petri网模型 | 第53-56页 |
4.3 排序聚类供弹过程的特性分析 | 第56-62页 |
4.3.1 petri网的关联矩阵 | 第56-58页 |
4.3.2 供弹过程网结构的死锁与陷阱 | 第58-59页 |
4.3.3 供弹过程网的动态可达性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随机状态下排序聚类供弹过程的仿真验证 | 第63-83页 |
5.1 系统供弹过程的随机性 | 第63-66页 |
5.1.1 随机性供弹过程分析 | 第63-64页 |
5.1.2 随机性供弹过程建模 | 第64-66页 |
5.2 随机供弹系统的仿真建模 | 第66-72页 |
5.2.1 聚类供弹petri网关系的仿真建模 | 第66-71页 |
5.2.2 系统随机过程的实验设计 | 第71-72页 |
5.3 系统随机过程的可达性验证 | 第72-75页 |
5.3.1 可达性概念与验证方法 | 第72页 |
5.3.2 时序分析法的可达性验证 | 第72-73页 |
5.3.3 对比分析法的可达性验证 | 第73-75页 |
5.4 系统随机过程的可逆性验证 | 第75-77页 |
5.4.1 可逆性概念与验证方法 | 第75页 |
5.4.2 系统随机过程的验证 | 第75-77页 |
5.5 随机过程的供弹效率验证 | 第77-79页 |
5.6 排序聚类调度方案的性能验证 | 第79-81页 |
5.7 仿真程序代码生成 | 第8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