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关键词阐述 | 第9-10页 |
1.2.1 高校后勤 | 第9页 |
1.2.2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2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现状 | 第15-30页 |
2.1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1.1 高校后勤改革快速推进阶段 | 第15页 |
2.1.2 高校后勤企业规范内部管理阶段 | 第15-16页 |
2.1.3 深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阶段 | 第16页 |
2.2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基本情况 | 第16-22页 |
2.2.1 机关与实体并存的过渡模式 | 第17-19页 |
2.2.2 行政管理大实体模式 | 第19-20页 |
2.2.3 委托或购买租赁模式 | 第20-22页 |
2.3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问题 | 第22-26页 |
2.3.1 后勤服务实体与学校产权关系不明确 | 第23页 |
2.3.2 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市场性与学校服务的公益性矛盾较突出 | 第23-24页 |
2.3.3 后勤财务状况问题严重 | 第24-26页 |
2.4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26-30页 |
2.4.1 后勤管理层改革意识薄弱 | 第26-27页 |
2.4.2 高校后勤行管监管职能转换滞后 | 第27页 |
2.4.3 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 | 第27页 |
2.4.4 人事问题制约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 | 第27-28页 |
2.4.5 缺乏健全的后勤管理体制 | 第28-30页 |
3 深化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进方案 | 第30-42页 |
3.1 社会化改进方案理论依据 | 第30-32页 |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0页 |
3.1.2 准公共产品 | 第30-31页 |
3.1.3 多中心治理 | 第31-32页 |
3.2 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验借鉴 | 第32-36页 |
3.2.1 国内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验借鉴 | 第32-33页 |
3.2.2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3.2.3 国内外高校后勤改革经验启示 | 第35-36页 |
3.3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进方案 | 第36-39页 |
3.3.1 遵循“小机关、大实体、多服务”的管理思路 | 第36-37页 |
3.3.2 转变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职能 | 第37-38页 |
3.3.3 后勤集团的职能 | 第38-39页 |
3.3.4 后勤服务实体的主要职能 | 第39页 |
3.4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进方案可行性论证 | 第39-42页 |
3.4.1 前期基础分析 | 第39-40页 |
3.4.2 财政来源分析 | 第40-41页 |
3.4.3 实施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4 大连市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改进保障措施 | 第42-45页 |
4.1 完善后勤服务实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第42-43页 |
4.1.1 完善产权制度 | 第42页 |
4.1.2 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双重评价机制 | 第42-43页 |
4.2 完善高校后勤人事管理制度 | 第43-44页 |
4.2.1 对“老人”的补偿措施 | 第43页 |
4.2.2 合理优化职工选拔 | 第43-44页 |
4.3 健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机制 | 第44页 |
4.3.1 建立成本费用核算机制 | 第44页 |
4.3.2 加强财务监督 | 第44页 |
4.4 健全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A 访谈记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