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第一节 激励概念及作用 | 第17-19页 |
一、激励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二、激励的作用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激励机制的涵义和类型 | 第19-21页 |
一、激励机制的涵义 | 第19页 |
二、激励机制的类型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二、双因素理论 | 第22-23页 |
三、公平理论 | 第23-25页 |
四、强化理论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E电器公司简介及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 第26-35页 |
第一节 E电器公司简介 | 第26-31页 |
一、E电器公司发展概述 | 第26-27页 |
二、E电器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三、E电器公司员工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第二节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 第31-34页 |
一、物质激励方面 | 第31页 |
二、注重竞争激励 | 第31-33页 |
三、采取海豚式的晋升激励 | 第33页 |
四、奖罚结合的激励方式 | 第33-34页 |
五、注重员工的自我实现和充分参与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第一节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物质激励设置不合理 | 第35页 |
二、精神激励重视程度低 | 第35-36页 |
三、竞争淘汰激励增加员工压力 | 第36页 |
四、企业文化激励缺乏 | 第36-37页 |
第二节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一、管理者对激励机制认识存在偏差 | 第37页 |
二、管理层和员工缺乏沟通 | 第37-38页 |
三、竞争淘汰激励方法不科学 | 第38页 |
四、企业文化负强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方案 | 第40-49页 |
第一节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改进方案的意义 | 第40-41页 |
一、公司激励机制更加实用 | 第40页 |
二、公司经济效益提升 | 第40页 |
三、公司氛围更加融洽 | 第40-41页 |
四、员工满意度提升 | 第41页 |
第二节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改进的思路及原则 | 第41-43页 |
一、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改进方案的思路 | 第41页 |
二、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改进方案的原则 | 第41-43页 |
第三节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改进的内容 | 第43-48页 |
一、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 | 第43页 |
二、建立有弹性的全面福利体系 | 第43页 |
三、注重员工的精神激励 | 第43-44页 |
四、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方法 | 第44-45页 |
五、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化 | 第45-46页 |
六、正负激励相结合 | 第46页 |
七、丰富员工激励手段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E电器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9-52页 |
第一节 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 第49-50页 |
一、转变管理观念 | 第49页 |
二、加强宣传工作 | 第49页 |
三、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 | 第49-50页 |
四、管理层与员工充分的沟通 | 第50页 |
第二节 实施的物质文化保障 | 第50-51页 |
一、确保激励机制资金的充足 | 第50页 |
二、增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0-51页 |
三、完善职工反馈机制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