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两种蜘蛛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32页
    1.1 敬钊缨毛蛛多肽神经毒素概述第11-24页
        1.1.1 前言第11-12页
        1.1.2 敬钊缨毛蛛粗毒采集和分离纯化策略第12-13页
        1.1.3 敬钊缨毛蛛多肽类神经毒素第13-22页
        1.1.4 敬钊缨毛蛛毒素前体的分析第22-24页
    1.2 雷氏大疣蛛粗毒生物学功能概述第24-28页
        1.2.1 前言第24页
        1.2.2 雷氏大疣蛛粗毒采集和分离纯化策略第24-25页
        1.2.3 雷氏大疣蛛粗毒的生物学功能第25-28页
    1.3 电压门控钾通道及其相互作用毒素概述第28-30页
    1.4 展望第30-32页
第二章 JZTX-V对表达在HEK293细胞上的野生型KV4.3的效应以及KV4.3电压敏感区上与其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第32-52页
    2.1 前言第32页
    2.2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32-33页
        2.2.1 毒素与野生型质粒第32-33页
        2.2.2 细胞培养第33页
        2.2.3 试剂第33页
        2.2.4 仪器第33页
    2.3 实验方法第33-41页
        2.3.1 Kv4.3钾离子通道S3b—S4胞外连接环突变体的构建第33-38页
        2.3.2 质粒提取第38-39页
        2.3.3 质粒转染第39-40页
        2.3.4 电生理方法第40-41页
    2.4 实验结果第41-48页
        2.4.1 Kv4.3钾离子通道S3b—S4胞外连接环突变体的构建第41页
        2.4.2 JZTX-V与野生型Kv4.3的浓效关系第41-42页
        2.4.3 JZTX-V对野生型Kv4.3的抑制具有电压依赖性第42-43页
        2.4.4 JZTX-V对野生型Kv4.3激活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第43-44页
        2.4.5 JZTX-V对野生型Kv4.3失活恢复时间常数的影响第44-46页
        2.4.6 野生型Kv4.3上与JZTX-V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第46-48页
    2.5 讨论第48-52页
第三章 雷氏大疣蛛毒素—Ⅶ的分离纯化与初步电生理活性研究第52-63页
    3.1 前言第52-53页
    3.2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53页
        3.2.1 动物与蜘蛛粗毒第53页
        3.2.2 化学试剂第53页
        3.2.3 仪器第53页
    3.3 实验方法第53-56页
        3.3.1 粗毒的分离纯化第53-54页
        3.3.2 质谱分析与序列分析第54页
        3.3.3 半胱氨酸的碘乙酰胺修饰第54-55页
        3.3.4 电生理实验第55-56页
    3.4 实验结果第56-61页
        3.4.1 Raventoxin-Ⅶ的分离纯化第56-58页
        3.4.2 Raventoxin-Ⅶ的分子量和氨基酸序列测定第58-59页
        3.4.3 Raventoxin-Ⅶ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第59-61页
    3.5 讨论第61-63页
第四章 JZTX-V对吗啡成瘾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第63-70页
    4.1 前言第63-64页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64-65页
        4.2.1 实验动物第64页
        4.2.2 化学试剂第64-65页
        4.2.3 仪器第65页
    4.3 方法第65-66页
        4.3.1 动物分组及给药第65页
        4.3.2 小鼠吗啡成瘾模型的建立第65页
        4.3.3 戒断症状的观察第65-66页
        4.3.4 统计学处理第66页
    4.4 实验结果第66-68页
    4.5 讨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附录第79-80页
附录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胰素(HWTX-Ⅺ)在巴氏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下一篇:拟南芥LCU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