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LCU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9-25页
    1.1. TCP转录因子家族第9-18页
        1.1.1 TCP家族成员结构特点、分类和进化第9-12页
        1.1.2 TCP家族成员的表达调节第12-13页
        1.1.3 TCP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第13-16页
        1.1.4 TCP家族成员调节的靶基因第16-18页
    1.2. NF-Y转录因子家族第18-24页
        1.2.1 NF-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及其蛋白结构特点第18-21页
        1.2.2 拟南芥中NF-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第21-22页
        1.2.3 NF-Y转录因子家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第22-24页
    1.3 本研究意义第24-25页
2.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及仪器第25-27页
    2.1 实验材料第25页
    2.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5-27页
    2.3 仪器第27页
3. 实验方法第27-32页
    3.1 拟南芥的种植第27页
    3.2 DNA的提取第27-28页
    3.3 RNA的提取、反转录、Real-time定量PCR第28-29页
    3.4 烟草叶片瞬时转化及荧光显微观察第29页
    3.5 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及遗传杂交第29-30页
    3.6 酵母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第30页
    3.7 酵母质粒提取、转化大肠杆菌及DNA序列测定第30-31页
    3.8 酵母四缺生长及β-半乳糖苷酶活测定第31-32页
4. 实验结果第32-41页
    4.1 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LCU、Icu蛋白无转录自激活活性第32页
    4.2 LCU、Icu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第32-35页
    4.3 LCU、Icu与TCP class Ⅰ亚家族多数成员间直接互作第35-36页
    4.4 TCP蛋白与NF-YC家族蛋白直接互作第36-37页
    4.5 NF-YC1、NF-YC3与LCU、Icu共定位到细胞核第37-39页
    4.6 突变体中基因表达变化第39-40页
    4.7 双突及多突的鉴定和表型观察第40-41页
5. 讨论第41-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附录第50-52页
个人简历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蜘蛛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过氧化氢(H2O2)位于一氧化氮(NO)上游诱导了拟南芥幼苗的耐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