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山西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路面结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高粘度改性沥青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及病害成因分析第20-43页
    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20-35页
        2.1.1 晋城~阳城高速公路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20-23页
        2.1.2 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23-27页
        2.1.3 运城~风陵渡高速公路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27-29页
        2.1.4 太原~旧关高速公路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29-30页
        2.1.5 汾阳~离石高速公路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30-33页
        2.1.6 大同片区国省道干线公路使用状况调查第33-34页
        2.1.7 阳泉片区国省道干线公路使用状况调查第34-35页
    2.2 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35-40页
        2.2.1 离石-军渡高速公路病害状况第36-37页
        2.2.2 性能指标检测第37-39页
        2.2.3 病害成因分析第39-40页
    2.3 复合式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及病害成因分析第40-41页
        2.3.1 晋城-焦作病害状况第40页
        2.3.2 性能指标检测第40页
        2.3.3 病害成因分析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重载交通作用下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第43-73页
    3.1 力学分析假设条件及参数的选取第43-48页
        3.1.1 分析假设条件第43-44页
        3.1.2 力学响应分析参数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第44-48页
    3.2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第48-58页
        3.2.1 剪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48-53页
        3.2.2 沥青层底拉应力、拉应变计算结果分析第53-54页
        3.2.3 基层底面拉应力、拉应变计算结果分析第54-56页
        3.2.4 土基顶面压应变计算结果分析第56页
        3.2.5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受力特性总结第56-58页
    3.3 不同结构参数对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受力的影响分析第58-71页
        3.3.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58-60页
        3.3.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60-64页
        3.3.3 沥青碎石基层模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64-66页
        3.3.4 沥青层厚度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66-68页
        3.3.5 土基模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68-71页
    3.4 温度对沥青路面力学参数的影响第71-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及典型结构研究第73-106页
    4.1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第73-78页
        4.1.1 弯沉指标第74-75页
        4.1.2 沥青层底弯拉应变εr第75页
        4.1.3 路基顶面的压应变εz第75-76页
        4.1.4 沥青层顶部的剪应力第76-78页
    4.2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第78-90页
        4.2.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法第81页
        4.2.2 路面结构层厚度组合设计阶段第81-83页
        4.2.3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阶段第83-90页
        4.2.4 设计输出阶段第90页
    4.3 山西省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第90-105页
        4.3.1 山西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现状第90-94页
        4.3.2 山西省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第94-105页
    4.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五章 高粘度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第106-134页
    5.1 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开发第106-117页
        5.1.1 原材料技术性能第106-107页
        5.1.2 高粘度改性沥青制备方法第107-108页
        5.1.3 改性剂和不同助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第108-115页
        5.1.4 高粘度改性沥青对于基质沥青的选择性第115-116页
        5.1.5 高粘度改性沥青配方确定与技术指标第116-117页
    5.2 高粘度改性沥青性能评价第117-125页
        5.2.1 原材料及制备方法第118-119页
        5.2.2 常规技术性能评价第119-122页
        5.2.3 老化性能第122-123页
        5.2.4 SHRP 沥青 PG 分级评价第123-124页
        5.2.5 不同温度条件下高粘度改性沥青粘度测试第124-125页
    5.3 高粘度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第125-133页
        5.3.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126-128页
        5.3.2 高温稳定性第128-130页
        5.3.3 低温抗裂性第130-131页
        5.3.4 水稳定性第131页
        5.3.5 静态回弹模量第131-133页
    5.4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六章 试验路铺筑及路用性能评价分析第134-153页
    6.1 晋城~济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评价分析第134-142页
        6.1.1 试验路概况及路面结构第134-135页
        6.1.2 试验路基层的铺筑第135-138页
        6.1.3 试验路面层的铺筑第138-140页
        6.1.4 试验路检测结果第140-142页
    6.2 高粘度改性沥青试验路铺筑及路用性能评价第142-151页
        6.2.1 沥青路面结构及试验方案第142-143页
        6.2.2 配合比设计第143-147页
        6.2.3 试验路铺筑第147-149页
        6.2.4 技术经济性分析第149-151页
    6.3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53-156页
    1.主要结论第153-154页
    2.创新性成果第154-155页
    3.展望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辆换道预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订单式生产人工作业系统组织与计划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