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目次 | 第7-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缩略语 | 第19-20页 |
前言 | 第20-2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3-44页 |
1 低温胁迫对种子发芽和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3-26页 |
1.1 低温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23-24页 |
1.2 低温胁迫对幼苗生物膜的影响 | 第24页 |
1.3 低温胁迫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 低温胁迫对幼苗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25页 |
1.5 低温胁迫对幼苗内源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1.6 低温胁迫对幼苗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26页 |
2 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和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6-30页 |
2.1 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27页 |
2.2 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势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 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水气交换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 干旱胁迫对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29页 |
2.5 干旱胁迫对幼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2.6 干旱胁迫对幼苗渗透调节的影响 | 第30页 |
3 低温胁迫对植物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 细胞核的变化 | 第30-31页 |
3.2 线粒体的变化 | 第31页 |
3.3 其他细胞器的变化 | 第31-32页 |
4 干旱胁迫对植物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2-35页 |
4.1 干旱胁迫下细胞壁和细胞膜超微结构变化 | 第32-33页 |
4.2 干旱胁迫下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 | 第33-35页 |
4.2.1 叶绿体 | 第33-34页 |
4.2.2 线粒体 | 第34-35页 |
4.3 其他结构 | 第35页 |
5 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第35-39页 |
5.1 种子包衣技术的分类 | 第36-37页 |
5.1.1 种子丸化技术 | 第36-37页 |
5.1.2 种子包膜技术 | 第37页 |
5.2 种子包衣的效果 | 第37页 |
5.3 种子包衣新技术 | 第37-39页 |
5.3.1 超细粉体种衣剂包衣 | 第37-38页 |
5.3.2 双重包衣技术 | 第38页 |
5.3.3 凝胶包衣技术 | 第38页 |
5.3.4 低温包衣技术 | 第38-39页 |
5.3.5 磁粉包衣技术 | 第39页 |
6 温敏材料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研究进展 | 第39-41页 |
6.1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特性及原理 | 第39-40页 |
6.2 PNIPAm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7 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进展 | 第41-44页 |
第二章 20个烟草品种低温胁迫下发芽和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及耐寒性评价 | 第44-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1.1 材料 | 第44-45页 |
1.2 方法 | 第45-46页 |
1.2.1 种子低温发芽试验 | 第45页 |
1.2.2 幼苗低温生长试验 | 第45-46页 |
1.2.3 烟草品种耐寒性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46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2.1 低温胁迫下不同烟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 | 第46-48页 |
2.2 低温胁迫下不同烟草幼苗素质的变化 | 第48页 |
2.3 低温胁迫下不同烟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 | 第48页 |
2.4 不同耐寒性烟草品种的聚类分析 | 第48-52页 |
2.5 烟草品种耐寒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章 20个烟草品种干旱胁迫下发芽和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及耐早性评价 | 第56-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1.1 材料 | 第56-57页 |
1.2 方法 | 第57-58页 |
1.2.1 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试验 | 第57-58页 |
1.2.2 烟草品种耐旱性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8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6页 |
2.1 干旱胁迫下不同烟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 | 第58-60页 |
2.2 干旱胁迫下不同烟草幼苗素质的变化 | 第60页 |
2.3 干旱胁迫下不同烟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第60页 |
2.4 不同耐旱性烟草品种的聚类分析 | 第60-65页 |
2.5 烟草品种耐旱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5-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烟草苗期生理和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68-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0页 |
1.1 材料 | 第68-69页 |
1.2 方法 | 第69-70页 |
1.2.1 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条件 | 第69页 |
1.2.2 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幼苗生理特性测定 | 第69-70页 |
1.2.3 低温和干旱胁迫下烟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第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2.1 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幼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 第70页 |
2.2 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幼苗H_2O_2和O_2~-含量的变化 | 第70-72页 |
2.3 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第72-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第五章 不同药剂浸种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78-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8-80页 |
1.1 材料 | 第78-79页 |
1.2 方法 | 第79-80页 |
1.2.1 种子浸种处理和低温胁迫发芽 | 第79页 |
1.2.2 烟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79-80页 |
1.2.3 统计分析 | 第8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0-87页 |
2.1 不同药剂浸种对低温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80-82页 |
2.2 不同药剂浸种对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82-87页 |
2.2.1 低温胁迫下不同药剂浸种烟草幼苗素质的变化 | 第82-87页 |
3 讨论 | 第87-90页 |
第六章 不同药剂浸种处理对干早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90-10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1.1 材料 | 第90-91页 |
1.2 方法 | 第91-92页 |
1.2.1 种子浸种处理和干旱胁迫发芽 | 第91页 |
1.2.2 烟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91-92页 |
1.2.3 统计分析 | 第9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2-99页 |
2.1 不同药剂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92-93页 |
2.2 不同药剂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93-99页 |
2.2.1 干旱胁迫下不同药剂浸种烟草幼苗素质的变化 | 第93-96页 |
2.2.2 干旱胁迫下不同药剂浸种烟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96-99页 |
3 讨论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一种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烟草抗寒型丸化种子中的应用 | 第101-11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5页 |
1.1 材料 | 第102页 |
1.2 方法 | 第102-105页 |
1.2.1 PNIPAm-co-BMA共聚物制备 | 第102页 |
1.2.2 PNIPAm-co-BMA的LCST测定 | 第102页 |
1.2.3 PNIPAm-co-BMA扫描电镜观察 | 第102页 |
1.2.4 PNIPAm-co-BMA红外光谱分析 | 第102-103页 |
1.2.5 变温条件下水杨酸从PNIPAm-co-BMA凝胶中的释放速率测定 | 第103页 |
1.2.6 种衣剂制备 | 第103-104页 |
1.2.7 丸化种子制备 | 第104页 |
1.2.8 低温胁迫下不同丸化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试验 | 第104页 |
1.2.9 低温胁迫下不同丸化种子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104-105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10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5-113页 |
2.1 PNIPAm-co-BMA共聚物制备 | 第105-106页 |
2.2 PNIPAm-co-BMA扫描电镜观察 | 第106-107页 |
2.3 PNIPAm-co-BMA红外光谱分析 | 第107页 |
2.4 变温条件下PNIPAm-co-BMA对水杨酸的释放速率调控 | 第107-108页 |
2.5 不同丸化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2.6 不同丸化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3. 结论 | 第113-115页 |
第八章 一种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烟草抗旱型丸化种子中的应用 | 第115-1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6-121页 |
1.1 材料 | 第116页 |
1.2 方法 | 第116-121页 |
1.2.1 PAMPS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116-118页 |
1.2.2 PAMPS高吸水树脂性能测定 | 第118-120页 |
1.2.3 种衣剂制备 | 第120页 |
1.2.4 丸化种子制备 | 第120-121页 |
1.2.5 干旱胁迫下烟草丸化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试验 | 第121页 |
1.2.6 统计分析 | 第1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21-128页 |
2.1 PAMPS扫描电镜观察 | 第121-122页 |
2.2 PAMPS红外光谱分析 | 第122-123页 |
2.3 PAMPS吸液性能、保水性能和样品降解率 | 第123-125页 |
2.4 干旱胁迫下不同烟草丸化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变化 | 第125-128页 |
3 讨论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9页 |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和专利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