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1.2 冻土地区公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典型路面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环长春季冻区路基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28-44页 |
2.1 季冻区公路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第28-34页 |
2.1.1 公路路基土质类别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2.1.2 路基土的含水量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2.1.3 季冻区土、温度、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冻胀及翻浆分析 | 第30-32页 |
2.1.4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纵裂 | 第32-33页 |
2.1.5 路基沉陷 | 第33页 |
2.1.6 季冻区路基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 第33-34页 |
2.1.7 季冻区路基设计的技术指标 | 第34页 |
2.2 季冻区公路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第34-43页 |
2.2.1 荷载型病害 | 第35-36页 |
2.2.2 高温型病害 | 第36-39页 |
2.2.3 低温型病害 | 第39-41页 |
2.2.4 水损害 | 第41-42页 |
2.2.5 疲劳型病害 | 第42-4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环长春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的设计框架 | 第44-66页 |
3.1 国内外典型路面结构的应用研究 | 第44-47页 |
3.1.1 国外典型路面结构的研究 | 第44-46页 |
3.1.2 国内典型路面结构的研究 | 第46-47页 |
3.2 环长春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综合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3.2.1 路基所应具备的性能 | 第47页 |
3.2.2 路面所应具备的性能 | 第47-48页 |
3.3 环长春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的提出 | 第48-60页 |
3.3.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 第49-58页 |
3.3.2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 | 第58-60页 |
3.3.3 按现行规范对八种典型路面结构验算的结果 | 第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6页 |
第四章 环长春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分析 | 第66-94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1.1 BISAR 软件应力计算模块的应用说明 | 第66-67页 |
4.2 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7-70页 |
4.2.1 分析荷载 | 第67-68页 |
4.2.2 结构模型 | 第68页 |
4.2.3 多层体系转换为三层体系及设计参数 | 第68-70页 |
4.3 弹性多层体系的荷载响应计算 | 第70-81页 |
4.3.1 典型结构在 130KN 荷载作用下响应的计算 | 第70-75页 |
4.3.2 典型结构应力、应变的最不利数值计算 | 第75-76页 |
4.3.3 典型结构一次静载作用下路表弯沉的计算 | 第76-77页 |
4.3.4 典型结构计算数据分析 | 第77-81页 |
4.4 结构参数对于典型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81-92页 |
4.4.1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三层体系参数影响分析 | 第82-90页 |
4.4.2 各影响因素序列的建立 | 第90-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基于灰理论的季冻区典型路面设计参数与结构比选 | 第94-118页 |
5.1 灰理论简介 | 第94-99页 |
5.1.1 灰生成 | 第95-97页 |
5.1.2 灰靶理论原理 | 第97-99页 |
5.2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路面设计参数比选 | 第99-107页 |
5.2.1 灰关联空间的建立 | 第100-107页 |
5.3 典型路面结构基于灰靶理论的比选 | 第107-115页 |
5.3.1 影响空间的建立 | 第107-109页 |
5.3.2 标准模式的建立 | 第109-110页 |
5.3.3 灰靶变换 | 第110-112页 |
5.3.4 差异信息空间的建立及灰关联度的计算 | 第112-11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5-118页 |
第六章 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的季冻区典型路面经济性分析 | 第118-152页 |
6.1 公路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基本原理 | 第118-121页 |
6.1.1 经济分析与评价基本概念 | 第119-120页 |
6.1.2 常用的经济分析与评价指标 | 第120-121页 |
6.1.3 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经济评价指标 | 第121页 |
6.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原理 | 第121-129页 |
6.2.1 建设项目寿命周期的概念与分类 | 第122页 |
6.2.2 建设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特点 | 第122-123页 |
6.2.3 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寿命周期成本构成 | 第123-129页 |
6.3 季冻区典型路面结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129-144页 |
6.3.1 分析基本方案的选择 | 第129-130页 |
6.3.2 典型路面结构初期建设成本计算 | 第130-133页 |
6.3.3 典型路面结构日常养护及小修费现值计算 | 第133-137页 |
6.3.4 典型路面结构中修、大修费用现值计算 | 第137页 |
6.3.5 典型路面结构用户费用现值计算 | 第137-144页 |
6.3.6 典型路面结构寿命周期费用对比 | 第144页 |
6.4 热再生技术在季冻区沥青路面维修中的经济性分析 | 第144-148页 |
6.4.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简介 | 第145页 |
6.4.2 季冻区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设计方法 | 第145-146页 |
6.4.3 季冻区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合理时机的选择 | 第146-147页 |
6.4.4 热再生技术在寿命周期成本中的经济性分析 | 第147-14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8-152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52-158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2-155页 |
7.2 研究中的主要创新点 | 第155页 |
7.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第15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6页 |
作者简介 | 第166-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