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少数民族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和谐社会视野下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研究--以藏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16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2-15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28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6-2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8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8-30页
        1.3.1 研究方法第28页
        1.3.2 研究思路第28-3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第30-74页
    2.1 公民教育第30-50页
        2.1.1 公民内涵与理论第30-39页
        2.1.2 公民教育内涵第39-50页
    2.2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第50-74页
        2.2.1 民族和认同第50-67页
        2.2.2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理论依据第67-70页
        2.2.3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的现实基础第70-74页
第3章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第74-120页
    3.1 研究设想与方案第74-80页
        3.1.1 研究设想第74-75页
        3.1.2 调查步骤第75-76页
        3.1.3 问卷设计第76-79页
        3.1.4 样本选择第79-80页
        3.1.5 访谈提纲的拟定第80页
    3.2 问卷发放及数据统计第80-84页
        3.2.1 预调查分析第80-81页
        3.2.2 问卷发放与统计第81-84页
    3.3 认同实证情况第84-120页
        3.3.1 本民族认同情况第84-105页
        3.3.2 国家认同情况第105-120页
第4章 实证研究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第120-152页
    4.1 统计结果与分析第120-134页
        4.1.1 实证结果第120-122页
        4.1.2 分析第122-133页
        4.1.3 结果的实用性第133-134页
    4.2 影响公民文化和国家认同因素分析第134-152页
        4.2.1 学校教育第134-139页
        4.2.2 现实环境与社会思潮第139-145页
        4.2.3 语言第145-147页
        4.2.4 宗教第147-150页
        4.2.5 民族交往交流第150-152页
第5章 民族院校公民教育问题探讨第152-192页
    5.1 国家认同话语下的民族院校第152-160页
        5.1.1 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第152-154页
        5.1.2 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第154-155页
        5.1.3 国外大学培养公民范例第155-160页
    5.2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双重性及教育原则第160-163页
        5.2.1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双重性第160-161页
        5.2.2 民族院校大大学生公民教育原则第161-163页
    5.3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第163-176页
        5.3.1 公民教育的基础性内容第164-166页
        5.3.2 公民教育的时代性内容第166-168页
        5.3.3 公民教育的主导性内容第168-176页
    5.4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途径与方法第176-192页
        5.4.1 方法第177-181页
        5.4.2 路径选择第181-192页
结论第192-194页
致谢第194-196页
参考文献第196-214页
附录第214-2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219页

论文共2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无源器件综合新技术及其计算机辅助调试的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