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6-9页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2.1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2-20页 |
2.1.1 新股抑价的一级市场解释——基于信息不对称假设 | 第12-17页 |
2.1.2 新股抑价的一级市场解释——其他理论 | 第17-20页 |
2.1.3 新股抑价的二级市场解释 | 第20页 |
2.2 国内相关文献 | 第20-22页 |
2.2.1 国外新股抑价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检验 | 第21-22页 |
2.2.2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新股抑价水平的解释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新股定价制度回顾 | 第24-29页 |
3.1 固定价格阶段(1991年至1995年) | 第24-25页 |
3.2 相对固定市盈率阶段(1996年至1999年6月) | 第25页 |
3.3 累计投标定价阶段(1999年7月至2001年11月) | 第25-26页 |
3.4 控制市盈率阶段(2001年12月至2004年) | 第26-27页 |
3.5 询价制度阶段(2005年1月至现在) | 第27-2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假设 | 第29-45页 |
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4.3 变量的选取 | 第3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5-68页 |
5.1 数据样本的选取 | 第45页 |
5.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5.3 样本的统计描述 | 第47-51页 |
5.4 回归分析 | 第51-66页 |
5.4.1 未考虑非对称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1-62页 |
5.4.2 考虑发行价调整对新股抑价水平的非对称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2-65页 |
5.4.3 考虑定价阶段市场指数变化新股抑价水平的非对称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68-73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8-7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70-7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