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我国农民工培训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阳光工程”项目为例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相关的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一、创新之处第16页
        二、研究不足第16-17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7-23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7-19页
        一、农民工及农民工培训第17页
        二、农民工培训模式第17-18页
        三、阳光工程第18页
        四、绩效管理第18-19页
        五、绩效评价体系第19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第19-23页
        一、公共财政理论第19-20页
        二、人力资本理论第20页
        三、资金管理理论第20-21页
        四、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1页
        五、绩效评价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及其资金管理现状第23-31页
    第一节 我国“阳光工程”实施概况第23-26页
        一、实施背景及意义第23页
        二、历程回顾第23-24页
        三、培训管理体制第24-25页
        四、实施情况第25-26页
    第二节 “阳光工程”的资金管理情况第26-28页
        一、资金来源第26-27页
        二、资金运行机制第27页
        三、资金管理现状第27-28页
    第三节 资金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1页
        一、主要问题第28-29页
        二、原因分析第29-31页
第四章 阳光工程绩效指标体系设计与实施第31-42页
    第一节 阳光工程绩效评价内涵第31页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及依据第31-33页
        一、评价指标设计原则第31-32页
        二、评价指标设计依据第32-33页
    第三节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3-35页
        一、评价指标的构建第33页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第33-35页
    第四节 样本选用及说明第35页
    第五节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一、模型的确定第35页
        二、矩阵对偶比较法第35-36页
        三、权重分配第36页
    第六节 实施程序与步骤第36-42页
        一、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第36-37页
        二、样本情况分析第37-39页
        三、数据处理第39-41页
        四、绩效结果第41-42页
第五章 我国“阳光工程”培训绩效的实证分析第42-50页
    第一节 绩效评价各项指标的分析第42-46页
        一、培训投入第42-43页
        二、培训机制第43-44页
        三、培训内容第44页
        四、培训效果第44-46页
    第二节 实证结果的解释第46-48页
        一、实证结果第46-47页
        二、影响因素第47-48页
    第三节 基本评价结论第48-50页
        一、培训投入渠道过于单一第48页
        二、培训人员老龄化严重第48-49页
        三、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错位第49页
        四、培训工程效益较低第49-50页
第六章 强化我国“阳光工程”培训资金管理的对策第50-57页
    第一节 强化资金扶持及监管力度第50-51页
        一、加强资金扶持力度第50页
        二、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机制第50-51页
    第二节 建立多元培训投入机制第51-52页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投入机制第51页
        二、拓展资金来源第51-52页
        三、培训投入形式多元化第52页
    第三节 建立新型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第52-54页
        一、建立高职院校参与培训,合作社领办的新型培训模式第52-53页
        二、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第53页
        三、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第53页
        四、完善培训管理制度第53-54页
    第四节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第54-55页
        一、建立专项宣传资金第54页
        二、建立全方位的宣传网络第54-55页
        三、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动员农民积极参与第55页
    第五节 建立长效的阳光工程培训机制第55-57页
        一、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第55页
        二、完善农民培训教育法律制度第55页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55-56页
        四、制定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第56-57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57-58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7页
    第二节 若干启示第57-58页
附录第58-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E公司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青岛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