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第9-10页
    1.2 国内外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新奥法施工概述及其变形监测的重要性第12-13页
    1.4 建立隧道新奥法施工变形监测系统的必要性第13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2 隧道新奥法施工变形监测理论分析第15-25页
    2.1 隧道施工力学研究第15-18页
        2.1.1 初始地应力第15-16页
        2.1.2 应力重分布第16页
        2.1.3 隧道洞体应力状态第16-17页
        2.1.4 隧道围岩压力第17-18页
    2.2 隧道围岩变形表现形式第18页
    2.3 隧道围岩稳定影响因素分析第18-22页
        2.3.1 地质及地质结构因素第18-20页
        2.3.2 地应力因素第20页
        2.3.3 工程因素第20-22页
        2.3.4 时间因素第22页
    2.4 遏制过大变形的措施第22-23页
    2.5 新奥法施工变形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隧道新奥法施工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第25-39页
    3.1 系统建立的可行性研究第25-29页
        3.1.1 基准网点的稳定性检验第25-27页
        3.1.2 监测精度论证第27-29页
    3.2 系统的设计第29-38页
        3.2.1 需求分析第29-30页
        3.2.2 系统数据源及其特点分析第30页
        3.2.3 系统数据库及数据库表设计第30-36页
        3.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第36-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隧道新奥法施工变形监测系统的实现第39-65页
    4.1 系统实现的支撑平台介绍第39-42页
        4.1.1 硬件支撑第39-41页
        4.1.2 软件支撑第41-42页
    4.2 监测器实现第42-56页
        4.2.1 项目管理及项目数据库创建第43页
        4.2.2 监测信息的采集与存储第43-56页
    4.3 分析器实现第56-63页
        4.3.1 实时监测子系统第57-58页
        4.3.2 数据分析子系统第58-61页
        4.3.3 预警子系统第61-62页
        4.3.4 报表输出第62-63页
    4.4 监测信息反馈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系统在重庆地铁 6 号线金山寺车站中的应用第65-85页
    5.1 工程背景第65-66页
        5.1.1 工程概况第65页
        5.1.2 地质及水文条件第65页
        5.1.3 施工方法第65-66页
    5.2 变形监测项目第66-67页
    5.3 监测网布设第67-71页
        5.3.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第67-69页
        5.3.2 监测点的布设第69-71页
    5.4 系统的应用第71-83页
        5.4.1 监测信息采集第71页
        5.4.2 变形分析方法及流程第71-74页
        5.4.3 变形异常原因分析第74-76页
        5.4.4 分析模型应用效果研究第76-78页
        5.4.5 典型断面分析与变形解释第78-82页
        5.4.6 典型工况分析与建议第82-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第85-8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第93-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研究
下一篇: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专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