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0 引言 | 第10-25页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0.2.3 研究述评 | 第21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0.4 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 | 第22-23页 |
0.5 创新点 | 第23页 |
0.6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1 跨国公司成长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1.1 跨国公司成长能力理论 | 第25-28页 |
1.1.1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25-26页 |
1.1.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第26页 |
1.1.3 内部化理论 | 第26-27页 |
1.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7-28页 |
1.2 突变理论 | 第28-29页 |
1.3 小结 | 第29-31页 |
2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2.1 跨国航运公司的特征 | 第31页 |
2.2 国际跨国航运公司成长现状 | 第31-32页 |
2.2.1 跨国战略联盟增强 | 第31-32页 |
2.2.2 国际并购趋势扩大 | 第32页 |
2.2.3 航运供应链纵向延伸 | 第32页 |
2.3 国内跨国航运公司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2.3.1 运力规模壮大整体实力提升 | 第33页 |
2.3.2 多元化经营竞争实力增强 | 第33页 |
2.3.3 投资模式转变经济效益提升 | 第33-34页 |
2.4 国内与国外跨国航运公司比较 | 第34-36页 |
2.4.1 经营管理理念较弱 | 第34页 |
2.4.2 跨国并购能力不足 | 第34-35页 |
2.4.3 航运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 第35-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3 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以中国远洋集团为例 | 第37-48页 |
3.1 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0页 |
3.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 第37-38页 |
3.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页 |
3.1.3 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路径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8-40页 |
3.2 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第40-46页 |
3.2.1 中国远洋概况 | 第40页 |
3.2.2 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6页 |
3.3 小结 | 第46-48页 |
4 基于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 第48-60页 |
4.1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评价 | 第48-49页 |
4.2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中问题分析 | 第49-50页 |
4.3 国外跨国航运公司成长启示 | 第50-58页 |
4.3.1 马士基发展现状 | 第50-51页 |
4.3.2 马士基成长优势分析 | 第51-53页 |
4.3.3 马士基能力培育战略 | 第53-55页 |
4.3.4 跨国航运公司成长经验比较借鉴 | 第55-58页 |
4.4 小结 | 第58-60页 |
5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对策措施 | 第60-66页 |
5.1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路径 | 第60-62页 |
5.1.1 优化国际供应链提升航运企业核心成长能力 | 第60页 |
5.1.2 多元化经营缓冲航运公司跨国投资风险 | 第60-61页 |
5.1.3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航运公司竞争力 | 第61页 |
5.1.4 树立品牌形象强化航运公司跨国竞争力 | 第61-62页 |
5.2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保障措施 | 第62-64页 |
5.2.1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的法律制度支撑 | 第62-63页 |
5.2.2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的财政金融支撑 | 第63页 |
5.2.3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的信息服务支撑 | 第63-64页 |
5.2.4 我国跨国航运公司成长能力培育及提升的人才供给支撑 | 第64页 |
5.3 小结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