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1 导论第9-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1.1 社会组织成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协同主体第9页
        1.1.2 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供给公共服务中存在机制上的不足第9-10页
        1.1.3 优化机制是提升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供给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论文框架第12-13页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3-14页
2 已有研究评述第14-27页
    2.1 相关概念第14-18页
        2.1.1 社会组织第14-17页
            2.1.1.1 社会组织的产生与称谓第14页
            2.1.1.2 社会组织的特征第14-15页
            2.1.1.3 社会组织的定义第15-17页
        2.1.2 公共服务第17-18页
    2.2 关于社会组织与政府间关系定位的研究第18-24页
        2.2.1 社会组织与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体系中的分离第18-20页
        2.2.2 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第20-21页
        2.2.3 社会组织与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并存机制第21-24页
            2.2.3.1 竞争型范式——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竞争性机制的体现第21-22页
            2.2.3.2 协同型范式——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协同性机制的体现第22-24页
    2.3 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组织构建协同性机制的理论基础第24-26页
        2.3.1 政府失灵理论与市场失灵理论第24-25页
        2.3.2 契约失灵理论与志愿失灵理论第25-26页
    2.4 小结第26-27页
3 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启示第27-35页
    3.1 美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第27-29页
    3.2 香港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第29-31页
    3.3 上海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第31-33页
    3.4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第33-35页
4 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现状与问题第35-53页
    4.1 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第35-36页
    4.2 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组织协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及特点第36-39页
    4.3 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成效第39-40页
    4.4 基于一项调查发现的上城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中存在的问题第40-53页
        4.4.1 调查对象、方法和指标第40-48页
        4.4.2 调查过程第48-49页
        4.4.3 调查反映出的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第49-53页
5 完善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机制的对策建议第53-61页
    5.1 改变政府在协同中主导性过强的态势,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第53-54页
    5.2 促进社会组织合理竞争,丰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方式第54-55页
    5.3 将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时间点前移,实现全过程协同第55页
    5.4 加大政府对于协同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第55-56页
    5.5 结合公共服务具体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协同模式第56-57页
    5.6 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组织化和职业化程度,促进相互交流第57-58页
    5.7 结合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情况,促进协同机制的动态平衡第58-59页
    5.8 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培育社会组织自治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晋中社火中的民间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