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6-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21-22页 |
1.6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的内涵及要素 | 第23-28页 |
2.1 信息素养 | 第23-24页 |
2.2 信息安全保密 | 第24-25页 |
2.3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的内涵 | 第25-26页 |
2.4 信息安全保密素养的要素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现状 | 第28-39页 |
3.1 调查设计 | 第28-30页 |
3.1.1 调查背景与目的 | 第28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28-29页 |
3.1.3 调查内容 | 第29页 |
3.1.4 量表分析 | 第29-30页 |
3.1.5 调查方法 | 第30页 |
3.2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基本情况 | 第30-36页 |
3.2.1 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 第30-31页 |
3.2.2 信息安全保密知识 | 第31-33页 |
3.2.3 信息安全保密技能 | 第33-35页 |
3.2.4 信息安全保密伦理 | 第35-36页 |
3.3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3.4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及培养存在问题 | 第37-39页 |
3.4.1 缺乏深刻的思想认识 | 第37页 |
3.4.2 缺乏优质的信息资源 | 第37页 |
3.4.3 缺乏多元的教育形式 | 第37-38页 |
3.4.4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 | 第39-54页 |
4.1 培养模式 | 第39-41页 |
4.1.1 培养模式内涵 | 第39-40页 |
4.1.2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40-41页 |
4.2 构建原则 | 第41-43页 |
4.2.1 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 | 第42页 |
4.2.2 融合中西方高校信息安全素养教育文化 | 第42页 |
4.2.3 融合现代教育理念 | 第42-43页 |
4.3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 CIII 模式 | 第43-54页 |
4.3.1 培养目标 | 第44-46页 |
4.3.2 培养内容 | 第46-50页 |
4.3.3 培养途径 | 第50-52页 |
4.3.4 培养评价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本科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 第54-60页 |
5.1 实施准备 | 第54-57页 |
5.1.1 思想准备 | 第54页 |
5.1.2 组织分工 | 第54-55页 |
5.1.3 条件保障 | 第55-57页 |
5.2 实施过程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71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