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中国舞蹈、舞剧论文--各种舞蹈论文--民间舞蹈、民族舞蹈论文--民间舞蹈论文

晋中社火中的民间舞蹈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概况第11-17页
    1.1 晋中地区的人文历史背景第11-13页
    1.2 晋中社火的概况第13-17页
第二章 中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2.1 采风感想第17-18页
    2.2 晋中社火的现状第18-19页
第三章 晋中社火的内容第19-37页
    3.1 太谷灯第19-21页
    3.2 彩车、彩楼第21-22页
    3.3 绞活龙第22-23页
    3.4 游九曲第23-24页
    3.5 棍第24-27页
        3.5.1 铁棍第24-25页
        3.5.2 背棍第25-26页
        3.5.3 握棍第26-27页
    3.6 火第27-28页
        3.6.1 架火第27页
        3.6.2 旺火第27-28页
    3.7 杂耍第28-37页
        3.7.1 六鹤同春第28页
        3.7.2 九凤朝阳第28-29页
        3.7.3 沈老爷坐轿第29页
        3.7.4 刘三推车第29-30页
        3.7.5 旱船第30页
        3.7.6 狮子舞第30-31页
        3.7.7 高跷第31-32页
        3.7.8 耍龙灯第32页
        3.7.9 二鬼摔跤第32-33页
        3.7.10 张公背张婆第33页
        3.7.11 丑女倒骑驴第33-34页
        3.7.12 大头娃娃第34-35页
        3.7.13 太谷秧歌第35页
        3.7.14 拉碌碡第35-37页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第37-40页
    4.1 老艺人的现状第37-38页
    4.2 县政府的发展策略第38-39页
    4.3 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宣传第39页
    4.4 时间的局限性第39-40页
第五章 总结晋中地区的舞蹈特征第40-43页
    5.1 晋中舞蹈文化繁荣的原因第40页
    5.2 晋中地区舞蹈特征第40-43页
        5.2.1 丰富的歌舞素材第41页
        5.2.2 戏曲和舞蹈相结合第41-42页
        5.2.3 歌舞与道具的巧妙结合第42页
        5.2.4 动作传神、感情细腻第42-43页
第六章 民俗文化走向舞台化的可行性第43-47页
    6.1 艺术思想的挖掘第43-44页
    6.2 动作元素的提取第44页
    6.3 道具的改进第44-45页
    6.4 服装的设计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下一篇:《乡音字汇》音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