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款校车车身总布置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5页 |
第2章 校车车身的总体设计 | 第15-22页 |
2.1 校车造型设计 | 第15-16页 |
2.2 底盘总成布置 | 第16-19页 |
2.2.1 关键总成发动机选用 | 第16页 |
2.2.2 关键总成变速箱以及前后桥选用 | 第16-17页 |
2.2.3 其余总成设计 | 第17页 |
2.2.4 底盘主要总成的型号和参数 | 第17-18页 |
2.2.5 校车主要性能参数校核 | 第18-19页 |
2.3 校车车身总体尺寸的确定 | 第19页 |
2.4 构建整车布置总图 | 第19-21页 |
2.4.1 零线的确定 | 第19-20页 |
2.4.2 校车车身布置图绘制 | 第20-21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校车车身钣金布置 | 第22-43页 |
3.1 校车车身钣金布置概述 | 第22页 |
3.2 车身骨架布置概述 | 第22-23页 |
3.3 车身骨架设计 | 第23-31页 |
3.3.1 底盘车架布局设计 | 第24-26页 |
3.3.2 地板骨架布局设计 | 第26-27页 |
3.3.3 左侧骨架布局设计 | 第27-28页 |
3.3.4 右侧骨架布局设计 | 第28页 |
3.3.5 顶盖骨架设计 | 第28-29页 |
3.3.6 前围骨架布局设计 | 第29页 |
3.3.7 后围骨架布局设计 | 第29-31页 |
3.4 车身骨架 CAE 分析 | 第31-42页 |
3.4.1 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3.4.2 网格的划分 | 第31-32页 |
3.4.3 载荷的施加 | 第32-33页 |
3.4.4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3-36页 |
3.4.5 有限元强度、刚度分析 | 第36-39页 |
3.4.6 模态分析 | 第39-41页 |
3.4.7 CAE 骨架总结 | 第41-42页 |
3.5 蒙皮的选用 | 第42页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校车车身总装布置 | 第43-65页 |
4.1 车身总装布置概述 | 第43页 |
4.2 车内内饰设计 | 第43-48页 |
4.2.1 车内内饰色彩的选择 | 第44页 |
4.2.2 车内内饰材料的选择 | 第44-45页 |
4.2.3 校车内饰设计 | 第45-48页 |
4.3 驾驶区布置 | 第48-54页 |
4.3.1 驾驶员二位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3.2 驾驶区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4.3.3 驾驶区操纵布置及分析 | 第51-52页 |
4.3.4 驾驶员视野分析 | 第52-54页 |
4.4 学生座椅设计 | 第54-60页 |
4.4.1 学生座椅总体要求 | 第54-55页 |
4.4.2 小学生人体模型的确定 | 第55-56页 |
4.4.3 学生座椅基本参数 | 第56-60页 |
4.5 校车安全新技术 | 第60-63页 |
4.5.1 本车主动安全方面有如下创新性设计 | 第60-62页 |
4.5.2 本车在被动安全方面的创新性设计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车辆试验 | 第65-73页 |
5.1 车辆性能试验 | 第65-67页 |
5.1.1 样车整车的参数 | 第65页 |
5.1.2 试验检测数据 | 第65-67页 |
5.2 其他试验 | 第67-71页 |
5.2.1 客车上部强度结构 | 第67-69页 |
5.2.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 | 第69页 |
5.2.3 学生座椅试验 | 第69-71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论文总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