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类型 | 第18-19页 |
1.4.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定义 | 第18-19页 |
1.4.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类型 | 第19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1.5.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5.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 | 第31-43页 |
2.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理论分析 | 第31-37页 |
2.1.1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的理论 | 第31-34页 |
2.1.2 事务所内在要求的声誉理论 | 第34-35页 |
2.1.3 基于事务所合并的协同效应 | 第35-37页 |
2.2 审计质量理论 | 第37-43页 |
2.2.1 审计质量的含义 | 第37-38页 |
2.2.2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2.2.3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 第40-43页 |
3 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设计 | 第43-58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43-45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45-49页 |
3.2.1 盈余管理模型的选择 | 第45-48页 |
3.2.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3.3 研究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 第49-52页 |
3.4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52-57页 |
3.4.1 合并事务所样本的选择 | 第52-55页 |
3.4.2 合并事务所客户样本的选择 | 第55-57页 |
3.5 数据来源 | 第57-58页 |
4 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8-69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8-64页 |
4.1.1 整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8页 |
4.1.2 配对 T 检验分析 | 第58-62页 |
4.1.3 合并的事务所与四大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 T 检验分析 | 第62-64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64页 |
4.3 回归检验分析 | 第64-69页 |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不足 | 第69-7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0-72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样本公司代码及简称(合并前中后期的部分上市公司) | 第80-83页 |
后记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