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6页 |
1.1.1 VOCs气体的概念 | 第14-15页 |
1.1.2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来源 | 第15页 |
1.1.3 VOCs气体污染的危害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1 常规的处理技术 | 第16-18页 |
1.2.2 VOCs治理新技术 | 第18-19页 |
1.2.3 生物法净化VOCs废气的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1.2.4 VOCs治理方法对比 | 第22-23页 |
1.3 固定化技术在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4-2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3 拟解决的关健问题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真菌的分离筛选 | 第26-38页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1.2 主要材料 | 第27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2 结果 | 第29-36页 |
2.2.1 菌株初步鉴定和菌落特征 | 第29-30页 |
2.2.2 C:N影响 | 第30-31页 |
2.2.3 交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2.2.4 真菌生长曲线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两株真菌对苯系物降解效果测定 | 第38-4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3.1.1 仪器 | 第38页 |
3.1.2 微生物 | 第38页 |
3.1.3 药品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3.2.1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 第38页 |
3.2.2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准曲线测定 | 第38-39页 |
3.2.3 标样与气相浓度换算 | 第39页 |
3.2.4 水中苯系物降解效果测定 | 第39-40页 |
3.2.5 空气中苯系物测定 | 第40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0-46页 |
3.3.1 苯系物标准曲线 | 第40-41页 |
3.3.2 水中苯系物降解效率测定结果 | 第41-44页 |
3.3.3 空气中苯系物降解效率测定结果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微生物固定化及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 | 第47-56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7页 |
4.1.1 实验主要材料 | 第47页 |
4.1.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7页 |
4.2 固定化颗粒制备方法 | 第47-48页 |
4.2.1 固定化材料浓度 | 第47页 |
4.2.2 固定化方法 | 第47-48页 |
4.3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制备及质量评价 | 第48-49页 |
4.3.1 稳定性比较 | 第48页 |
4.3.2 传质性能比较 | 第48-49页 |
4.3.3 降解苯系物效果比较 | 第49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4.4.1 制备的微生物颗粒 | 第49-50页 |
4.4.2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性能比较 | 第50-52页 |
4.5 讨论 | 第52-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生物过滤塔净化VOCs的研究 | 第56-63页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5.1.2 真菌生物过滤塔净化苯系物的性能参数 | 第57页 |
5.1.3 工况的选择 | 第57-58页 |
5.1.4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58-61页 |
5.2.1 净化效率与入口浓度的关系 | 第58-60页 |
5.2.2 净化效率与停留时间的关系 | 第60-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