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甜菜素植物—红苋菜中过氧化氢酶—酚氧化酶的鉴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6页
    1.1 甜菜素及其生物学功能第13-18页
        1.1.1 甜菜素的来源第13-16页
        1.1.2 甜菜素的化学结构第16页
        1.1.3 甜菜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6-17页
        1.1.4 甜菜素的生理功能第17-18页
        1.1.5 甜菜素的应用第18页
    1.2 推导的植物体内甜菜素生物合成途径第18-21页
        1.2.1 甜菜醛氨酸的生物合成第20页
        1.2.2 甜菜黄素的生物合成第20页
        1.2.3 甜菜红素的生物合成第20-21页
    1.3 参与甜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第21-30页
        1.3.1 酪氨酸酶的研究进展第21-28页
        1.3.2 4,5-多巴雌二醇双加氧酶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1.3.3 新型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1.4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第30-35页
        1.4.1 分类第30-31页
        1.4.2 活性中心和定位信号第31-32页
        1.4.3 作用机制第32-34页
        1.4.4 理化性质第34页
        1.4.5 生理功能第34-3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6-62页
    2.1 实验材料第36-40页
        2.1.1 植物材料第36页
        2.1.2 植物培养材料第36页
        2.1.3 载体与菌株第36页
        2.1.4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36-37页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7-40页
        2.1.6 主要仪器设备第40页
    2.2 实验方法第40-62页
        2.2.1 红苋菜叶片中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酶的分离纯化第40-41页
        2.2.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41页
        2.2.3 纯化的酶的单酚酶活性测定第41-43页
        2.2.4 纯化的酶的双酚酶活性测定第43-44页
        2.2.5 电泳检测与染色分析第44-45页
        2.2.6 Nano-LC-MS/MS测定纯化的酶的氨基酸序列第45-46页
        2.2.7 纯化的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第46-48页
        2.2.8 TRIzol法提取植物叶片组织的总RNA第48-49页
        2.2.9 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49-50页
        2.2.10 过氧化氢酶cDNA中间片段的克隆第50-51页
        2.2.11 过氧化氢酶cDNA3'末端的克隆第51-52页
        2.2.12 过氧化氢酶cDNA 5末端的克隆第52-54页
        2.2.13 过氧化氢酶cDNA完整CDS的克隆第54-55页
        2.2.1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55页
        2.2.15 转化菌落的鉴定第55页
        2.2.16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第55-56页
        2.2.17 质粒DNA的酶切鉴定第56页
        2.2.18 AcCATPO的系统进化分析第56-57页
        2.2.19 普通苋菜叶片中甜菜素色素的提取与分析第57页
        2.2.20 AcCATPO的qRT-PCR分析第57-59页
        2.2.2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9-60页
        2.2.22 AcCATP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60-62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100页
    3.1 红苋菜叶片中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酶的纯化第62-66页
        3.1.1 红苋菜叶片中纯化的酶的分子量及纯度的确定第62-64页
        3.1.2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确定第64页
        3.1.3 红苋菜叶片中AcCATPO的纯化情况第64-66页
    3.2 纯化的酶的单酚酶活性分析第66-69页
        3.2.1 L-DOPA在单酚酶活性分析中的作用第66页
        3.2.2 温度对单酚酶活性的影响第66页
        3.2.3 pH对单酚酶活性的影响第66-67页
        3.2.4 底物L-酪氨酸的浓度对单酚酶活性的影响第67页
        3.2.5 常见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对单酚酶活性的影响第67-69页
    3.3 纯化的酶的双酚酶活性分析第69-72页
        3.3.1 温度对双酚酶活性的影响第69-70页
        3.3.2 pH对双酚酶活性的影响第70页
        3.3.3 底物L-DOPA的浓度对双酚酶活性的影响第70页
        3.3.4 常见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对双酚酶活性的影响第70-72页
    3.4 纯化的酶的nano-LC-MS/MS分析第72-77页
    3.5 纯化的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析第77-79页
        3.5.1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催化分析第77页
        3.5.2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分析第77-79页
    3.6 纯化的酶的编码基因的克隆第79-86页
        3.6.1 中间片段的克隆第79-81页
        3.6.2 3'末端的克隆第81-82页
        3.6.3 5'末端的克隆第82-84页
        3.6.4 完整CDS的克隆第84-86页
    3.7 克隆基因的序列分析第86-90页
        3.7.1 同源性的分析第86页
        3.7.2 目标肽段的分析第86页
        3.7.3 定位信号和活性中心的分析第86-90页
    3.8 植物过氧化氢酶中活性中心、定位信号和系统进化分析第90-93页
        3.8.1 活性中心的分析第90页
        3.8.2 定位信号的分析第90-91页
        3.8.3 系统进化分析第91-93页
    3.9 AcCATPO与甜菜素生物合成途径第93-95页
    3.10 AcCATPO的其他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5-97页
        3.10.1 序列组分属性和等电点的分析第95-96页
        3.10.2 信号肽预测第96页
        3.10.3 同源模拟AcCATPO的三维结构第96-97页
    3.11 AcCATP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97-100页
        3.11.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第97-98页
        3.11.2 AcCATPO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析第98-100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100-106页
    4.1 讨论第100-104页
    4.2 小结第104页
    4.3 结论第104页
    4.4 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附录第120-130页
    S1 纯化的酶体外催化L-酪氨酸可能的反应机制第120-121页
    S2 纯化的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部分鉴定第121-123页
    S3 红苋菜总RNA的提取及纯化的酶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第123-125页
    S4 补充材料第125-130页
作者简历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体系优化、iPS诱导及miRNA介导的定向分化研究
下一篇:丛枝菌根真菌种间及与解磷细菌间的生物互作促进玉米磷吸收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