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能论文

回收过程余热的卡琳娜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对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7页
    1.1 工业过程余热简述第10页
    1.2 过程集成简介第10-17页
        1.2.1 过程集成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1.2.2 过程集成技术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3 能量集成技术第12-17页
    1.3 卡琳娜循环简述第17-23页
        1.3.1 卡琳娜循环系统流程简述第17-19页
        1.3.2 卡琳娜循环的应用与发展第19-21页
        1.3.3 KSC系统简述第21-23页
    1.4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简述第23-25页
    1.5 卡琳娜循环与朗肯循环的比较第25-26页
    1.6 本论文工作重点第26-27页
第2章 卡琳娜循环系统操作参数影响分析第27-37页
    2.1 流程简述第27-29页
    2.2 闪蒸罐操作参数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第29-32页
        2.2.1 温度的影响第30-31页
        2.2.2 压力的影响第31-32页
    2.3 循环工质浓度和压力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第32-36页
        2.3.1 浓度的影响第33-35页
        2.3.2 压力的影响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回收过程余热的卡琳娜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能级分析第37-57页
    3.1 过程余热的分类第37-39页
    3.2 直线形余热资源卡琳娜循环系统能量回收系统集成与能级分析第39-47页
    3.3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集成及能级分析第47-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回收过程余热的卡琳娜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对比分析第57-86页
    4.1 凸形余热资源的回收第57-69页
        4.1.1 卡琳娜循环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集成第57-63页
        4.1.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集成第63-69页
    4.2 凹形余热资源的回收第69-83页
        4.2.1 卡琳娜循环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集成第70-76页
        4.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集成第76-83页
    4.3 卡琳娜循环与有机朗肯循环的比较第83-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页
    5.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电晕放电中离子风效应及特性研究
下一篇:ZH城市花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