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橡胶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第13-20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7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7-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试验第22-30页
    2.1 水泥第22-23页
    2.2 集料第23-26页
        2.2.1 粗集料第23-25页
        2.2.2 细集料第25-26页
    2.3 橡胶粉第26-27页
    2.4 其他材料第27-28页
    2.5 主要使用仪器介绍第28-29页
        2.5.1 微机控制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300A)第28页
        2.5.2 液压数显式压力试验机(YE-2000)第28页
        2.5.3 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0)第28-29页
        2.5.4 MTS多功能材料试验机第29页
        2.5.5 日立S-3000N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橡胶粉对水泥砂浆的影响及预处理方案探究第30-43页
    3.1 橡胶粉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0-34页
        3.1.1 橡胶水泥砂浆试验方案及试验数据采集第30页
        3.1.2 橡胶水泥强度试验数据分析第30-32页
        3.1.3 橡胶粉对水泥砂浆韧性的影响第32-34页
    3.2 橡胶水泥砂浆破坏形态分析第34-36页
        3.2.1 水泥砂浆抗折截面分析第34-35页
        3.2.2 水泥砂浆受压破坏形态分析第35-36页
    3.3 改善水泥基体与橡胶颗粒粘结强度的措施第36-42页
        3.3.1 试验方案的确定及数据分析第36-40页
        3.3.2 不同处理方法基理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橡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第43-59页
    4.1 橡胶水泥混凝土正交配比方案第43-44页
    4.2 指标数据采集试验方案第44-47页
        4.2.1 橡胶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及应变数据采集试验方案第44-45页
        4.2.2 橡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采集试验方案第45页
        4.2.3 橡胶水泥混凝土疲劳寿命数据采集试验方案第45-46页
        4.2.4 橡胶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数据采集试验方案第46-47页
    4.3 指标数据分析第47-57页
        4.3.1 抗弯拉强度指标分析第50-51页
        4.3.2 抗压强度指标分析第51-52页
        4.3.3 疲劳次数指标分析第52-54页
        4.3.4 弹性模量指标分析第54-55页
        4.3.5 极限弯拉应变指标分析第55-57页
    4.4 最佳配比方案确定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橡胶水泥混凝土性能分析第59-72页
    5.1 橡胶粉掺量对橡胶水泥混凝土密度的影响第59-61页
        5.1.1 试验方案及数据采集第59-60页
        5.1.2 试验数据及原理分析第60-61页
    5.2 橡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破坏表征分析第61-64页
        5.2.1 试验方案设定第61页
        5.2.2 抗压强度数据采集及分析第61-62页
        5.2.3 抗压破坏表征分析第62-64页
    5.3 橡胶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分析第64-66页
        5.3.1 试验方案设定第64页
        5.3.2 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第64-66页
    5.4 橡胶水泥混凝土干缩性能分析第66-67页
        5.4.1 试验方案设定第66页
        5.4.2 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第66-67页
    5.5 橡胶水泥混凝土降噪性能分析第67-70页
        5.5.1 降噪性能试验方案设置第68页
        5.5.2 降噪性能试验数据分析第68-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主要结论第72页
    进一步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公开发表论文第79-80页
详细摘要第80-90页
文献综述第90-102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钢桁梁顶推施工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AHP-熵权法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比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