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熵权法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来源和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 | 第20-30页 |
2.1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概述 | 第20-24页 |
2.1.1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特点 | 第20-22页 |
2.1.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2.2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理论 | 第24-26页 |
2.2.1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2.2.2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的特点和要点 | 第25-26页 |
2.3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 第26-29页 |
2.3.1 常用的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2.3.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8页 |
3.1 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3.2 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8页 |
3.2.1 指标的来源 | 第31-33页 |
3.2.2 指标的设计 | 第33-37页 |
3.2.3 体系的构建 | 第37-38页 |
3.3 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内容的阐述 | 第38-45页 |
3.3.1 技术指标 | 第39页 |
3.3.2 工程实施指标 | 第39-41页 |
3.3.3 交通运行指标 | 第41-42页 |
3.3.4 环境指标 | 第42页 |
3.3.5 经济指标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8-62页 |
4.1 AHP-熵权法 | 第48-51页 |
4.1.1 层次分析法 | 第48-50页 |
4.1.2 熵权法 | 第50-51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51-54页 |
4.2.1 基本步骤和方法 | 第51-53页 |
4.2.2 隶属度的确定 | 第53-54页 |
4.3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模型 | 第54-60页 |
4.3.1 AHP-熵权法计算权重 | 第55-59页 |
4.3.2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62-7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62-63页 |
5.2 改扩建设计方案 | 第63-66页 |
5.2.1 方案比选原则 | 第63页 |
5.2.2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 | 第63-66页 |
5.3 改扩建设计方案评价与比选 | 第66-73页 |
5.3.1 计算指标隶属度 | 第66-68页 |
5.3.2 计算指标权重 | 第68-69页 |
5.3.3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69-72页 |
5.3.4 比选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附录B | 第87-90页 |
详细摘要 | 第90-10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0-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