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鳞翅目害虫论文

温带气旋对一代粘虫迁飞路径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 粘虫研究背景第10页
    2 粘虫研究进展综述第10-19页
        2.1 粘虫迁飞规律第11-14页
        2.2 粘虫生理生态学特性第14-16页
        2.3 粘虫与气旋系统第16-19页
    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9-22页
第二章 江苏姜堰粘虫虫源性质及一代粘虫迁出分析第22-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1.1 数据来源第23页
        1.2 研究方法第23-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7页
        2.1 姜堰区2015年灯下粘虫种群动态分析第25-26页
        2.2 粘虫卵巢发育进度及上灯节律第26页
        2.3 江淮地区粘虫虫源分析第26-28页
        2.4 代粘虫上灯高峰日顺推轨迹分析第28-31页
        2.5 2011年至2015年一代粘虫迁出规律第31-3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7-40页
第三章 温带反气旋系统对一代粘虫迁飞路径的影响的个例分析第40-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页
        1.1 数据来源第41页
        1.2 研究方法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53页
        2.1 反气旋系统与灯下虫情第41-45页
        2.2 反气旋移动过程对粘虫迁飞路径的影响第45-50页
        2.3 海面静止反气旋系统对粘虫迁飞路径的影响第50-52页
        2.4 反气旋系统与下沉气流分析第52-5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第四章 温带气旋系统对一代粘虫迁飞路径的影响的个例分析第56-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页
        1.1 数据来源第57页
        1.2 研究方法第5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7-68页
        2.1 蒙古气旋系统对粘虫迁飞的影响第57-63页
        2.2 江淮气旋系统对粘虫迁飞的影响第63-6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8-7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72-74页
    1 结论第72-73页
        1.1 江淮地区粘虫虫源性质和迁出分析第72页
        1.2 温带反气旋系统对一代粘虫迁飞的影响第72页
        1.3 温带气旋系统对一代粘虫迁飞的影响第72-73页
    2 不足与展望第73页
    3 主要创新点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斑萎病毒诱导寄主反应对蔬菜主要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核输入载体IMP-β7对拟南芥抗病性的调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