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国际背景第8页
        1.1.2 国内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6 创新点及不足第17-18页
2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第18-34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第18-22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第18-20页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第20-22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及发展现状第22-32页
        2.2.1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第22-24页
        2.2.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4-32页
    2.3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分析第32-34页
        2.3.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第32-33页
        2.3.2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第33-34页
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分类及成因分析第34-55页
    3.1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类第34-49页
        3.1.1 传统金融风险第34-39页
        3.1.2 网络技术安全风险第39-43页
        3.1.3 平台风险第43-49页
    3.2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及危害第49-51页
    3.3 互联网金融风险成因分析第51-55页
        3.3.1 宏观风险成因分析第51-53页
        3.3.2 微观风险成因分析第53-55页
4 基于AHP方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以P2P为例第55-68页
    4.1 层次分析法介绍第55-58页
    4.2 P2P风险识别第58-60页
        4.2.1 网络风险第58页
        4.2.2 技术风险第58-59页
        4.2.3 法律政策风险第59页
        4.2.4 犯罪风险第59-60页
    4.3 模型的应用第60-68页
5 开放条件下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第68-75页
    5.1 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借鉴第68-69页
        5.1.1 监管的共同点第68-69页
        5.1.2 监管的不同点第69页
    5.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第69-75页
        5.2.1 认真落实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具体原则第69-70页
        5.2.2 强化互联网金融“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措施第70-7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5-76页
注释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cratch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