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第16-17页 |
2.2 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及成因 | 第17-19页 |
2.2.1 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 | 第17-18页 |
2.2.2 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18-19页 |
2.3 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 | 第19-21页 |
2.3.1 应收账款逾期前管理 | 第19-20页 |
2.3.2 应收账款逾期后管理 | 第20-21页 |
2.4 信用管理 | 第21-23页 |
2.4.1 信用政策 | 第21页 |
2.4.2 信用期限 | 第21-22页 |
2.4.3 现金折扣 | 第22页 |
2.4.4 信用标准 | 第22页 |
2.4.5 信用额度 | 第22-23页 |
第3章 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3-49页 |
3.1 X公司以及行业概况 | 第23-26页 |
3.1.1 电解二氧化锰行业现状 | 第23-24页 |
3.1.2 X公司概况 | 第24-26页 |
3.2 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6-36页 |
3.2.1 当前应收账款客户结构及风险 | 第26-29页 |
3.2.2 应收账款质量及问题 | 第29-34页 |
3.2.3 应收账款财务成本及问题 | 第34-36页 |
3.3 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6-49页 |
3.3.1 市场信用环境不完善 | 第36-37页 |
3.3.2 公司经营目标不完善 | 第37-39页 |
3.3.3 企业部门职能设置不合理 | 第39-45页 |
3.3.4 缺乏系统的企业信用政策 | 第45-46页 |
3.3.5 单位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对信用销售控制力度不足 | 第46-49页 |
第4章 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第49-79页 |
4.1 方案设计的目标以及思路 | 第49-52页 |
4.2 公司组织架构以及职能调整 | 第52-56页 |
4.2.1 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 第52-53页 |
4.2.2 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 | 第53-55页 |
4.2.3 信用管理部门与财务部、营销部的关系 | 第55-56页 |
4.3 完善信用管理政策 | 第56-77页 |
4.3.1 优化信用管理评估体系 | 第56-68页 |
4.3.2 建立收账跟踪管理方法 | 第68-73页 |
4.3.3 建立账款催收管理体系 | 第73-77页 |
4.4 将应收账款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 第77-79页 |
4.4.1 增调公司层级绩效考核指标 | 第77页 |
4.4.2 增调部门层面绩效考核指标 | 第77-78页 |
4.4.3 考核指标分解注意事项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