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绿地雨水下渗系统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1.2.1 雨洪控制与利用方面 | 第13-15页 |
1.2.2 海绵城市(LID)与下凹绿地 | 第15-22页 |
1.2.3 城市下凹式绿地方面研究 | 第22-24页 |
1.3 下凹式绿地研究的不足 | 第24-25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试验器材及方法介绍 | 第27-34页 |
2.1 野外测试试验 | 第27-30页 |
2.1.1 试验材料与器材 | 第27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2.2 室内土柱模拟试验 | 第30-32页 |
2.2.1 试验材料与器材 | 第30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2.3 下渗系数及下渗曲线的确定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下凹绿地土壤方面强化下渗的探讨 | 第34-45页 |
3.1 测试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3.1.1 绿地现场测试 | 第34-38页 |
3.1.2 土柱测试 | 第38-42页 |
3.2 改良土壤强化下渗分析 | 第42-43页 |
3.2.1 提高土壤含砂量方面 | 第42-43页 |
3.2.2 翻动土壤、绿地植物方面 | 第43页 |
3.3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下凹绿地渗蓄雨水径流效果分析 | 第45-72页 |
4.1 下凹式绿地产流计算 | 第45-47页 |
4.2 下凹式绿地渗蓄效率计算与分析 | 第47-49页 |
4.2.1 设计雨量 | 第47页 |
4.2.2 渗透系数 | 第47-48页 |
4.2.3 渗蓄效率计算 | 第48-49页 |
4.2.4 下凹式绿地渗蓄效率分析 | 第49页 |
4.3 下凹式绿地雨洪计算与减峰效果分析 | 第49-67页 |
4.3.1 SWMM模型简介 | 第50-51页 |
4.3.2 模拟区域和模型参数 | 第51页 |
4.3.3 模拟情景设置 | 第51-56页 |
4.3.4 绿地雨洪流量计算 | 第56-62页 |
4.3.5 溢流峰值及减峰效率 | 第62-67页 |
4.4 雨后淹没分析 | 第67-68页 |
4.5 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 第68-70页 |
4.5.1 分析区域 | 第69页 |
4.5.2 初期雨水量和污染物的确认 | 第69-70页 |
4.5.3 初期雨水污染物削减量 | 第70页 |
4.6 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下凹绿地与其他渗透设施结合设计 | 第72-86页 |
5.1 雨水渗透设施种类 | 第72-73页 |
5.2 雨水渗透设施综合设计 | 第73-85页 |
5.2.1 下凹绿地与排渗管(渠)的综合运用 | 第73-76页 |
5.2.2 下凹绿地与渗透植物浅沟的综合运用 | 第76-79页 |
5.2.3 下凹绿地与渗透池(塘)的综合运用 | 第79-81页 |
5.2.4 下凹绿地与其他设施综合运用示例 | 第81-85页 |
5.3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7-89页 |
6.2.1 本研究的不足 | 第87-88页 |
6.2.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