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特性论文

室内相对湿度及送风方式对人体热舒适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页
    1.2 本课题空调送风方式简介第13-17页
        1.2.1 顶送下回式第13-14页
        1.2.2 顶送上回式第14页
        1.2.3 侧上送下回式第14-15页
        1.2.4 下送上回式第15-16页
        1.2.5 机械置换通风第16页
        1.2.6 层式送风第16-17页
    1.3 空气相对湿度概念第17页
    1.4 室内相对湿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室内空气品质(IAQ)及人体热舒适性第19-22页
        1.5.1 室内空气品质(IAQ)及人体热舒适性概念第19-20页
        1.5.2 室内空气品质(IAQ)及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方式第20-22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2-23页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23-24页
        1.7.1 研究目的第23页
        1.7.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7.3 创新点第24页
    1.8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第25-34页
    2.1 模拟软件的选择第25-26页
        2.1.1 常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简介第25页
        2.1.2 CFD软件的选择第25-26页
    2.2 模型的建立第26-30页
        2.2.1 物理模型第26-27页
        2.2.2 数学模型第27-30页
    2.3 模拟计算第30-33页
        2.3.1 网格划分第30页
        2.3.2 工况设置第30-32页
        2.3.3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2-33页
        2.3.4 计算求解第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4-66页
    3.1 顶送下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34-39页
        3.1.1 气流组织第34-35页
        3.1.2 温度分布第35-36页
        3.1.3 相对湿度分布第36-38页
        3.1.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第38-39页
    3.2 顶送上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39-43页
        3.2.1 气流组织第39-40页
        3.2.2 温度分布第40-41页
        3.2.3 相对湿度分布第41-43页
        3.2.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第43页
    3.3 侧上送下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43-47页
        3.3.1 气流组织第43-44页
        3.3.2 温度分布第44-45页
        3.3.3 相对湿度分布第45-46页
        3.3.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第46-47页
    3.4 下送上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47-51页
        3.4.1 气流组织第47-48页
        3.4.2 温度分布第48-49页
        3.4.3 相对湿度分布第49-50页
        3.4.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第50-51页
    3.5 机械置换通风工况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51-55页
        3.5.1 气流组织第51-52页
        3.5.2 温度分布第52-53页
        3.5.3 相对湿度分布第53-54页
        3.5.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第54-55页
    3.6 层式送风工况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55-59页
        3.6.1 气流组织第55-56页
        3.6.2 温度分布第56-57页
        3.6.3 相对湿度分布第57-59页
        3.6.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第59页
    3.7 送风方式对空调房间热湿环境的影响第59-64页
        3.7.1 送风方式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59-61页
        3.7.2 送风方式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第61-62页
        3.7.3 不同送风方式下的能量利用效率第62页
        3.7.4 送风方式对空调房间屋顶结露的影响第62-64页
    3.8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实验研究第66-78页
    4.1 实验台简介第66-72页
        4.1.1 人工环境室综合实验台简介第66-70页
        4.1.2 课题实验平台的搭建第70-72页
    4.2 测试系统简介第72-75页
        4.2.1 温湿度测试仪器第72-73页
        4.2.2 人体热舒适性测试仪器第73-75页
    4.3 实验过程第75-77页
        4.3.1 实验工况设计第75-76页
        4.3.2 实验数据采集第76-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78-95页
    5.1 顶送下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78-81页
    5.2 顶送上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81-83页
    5.3 侧上送下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83-84页
    5.4 下送上回工况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84-86页
    5.5 机械置换通风工况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86-88页
    5.6 层式送风工况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88-89页
    5.7 送风方式对空调房间相对湿度分布的影响第89-91页
    5.8 求解PPD经验公式的拟合与校对第91-93页
        5.8.1 求解PPD经验公式的拟合第92页
        5.8.2 经验公式的校核第92-93页
    5.9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六章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第95-99页
    6.1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第95-97页
    6.2 误差分析第97-98页
    6.3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99-101页
    7.1 结论第99-100页
    7.2 建议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05-106页
附录第106-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活动中心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下一篇:下凹式绿地雨水下渗系统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