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概述 | 第9-14页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1.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结构 | 第14-17页 |
1.3.1 扇形铅粘弹性阻尼器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装配式消能减震框架试验研究方案 | 第17-28页 |
2.1 装配式消能减震框架与现浇框架设计与制作 | 第17-23页 |
2.1.1 混凝土框架试件尺寸 | 第17-18页 |
2.1.2 材料性能 | 第18-20页 |
2.1.3 装配式施工方法 | 第20页 |
2.1.4 SLVD安装 | 第20-22页 |
2.1.5 试验框架柱头加固 | 第22-23页 |
2.2 试验加载方案 | 第23-26页 |
2.2.1 试验框架固定装置 | 第23-24页 |
2.2.2 试验框架加载装置 | 第24-25页 |
2.2.3 试验加载制度 | 第25-26页 |
2.3 试验数据采集方案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试验过程与试验现象 | 第28-41页 |
3.1 普通现浇空框架XJ试验现象 | 第28-34页 |
3.2 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SZ试验现象 | 第34-40页 |
3.3 试验现象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试验数据对比与分析 | 第41-66页 |
4.1 ZP、XJ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 第41-51页 |
4.1.1 ZP、XJ滞回曲线对比研究 | 第41-43页 |
4.1.2 ZP、XJ骨架曲线对比研究 | 第43-44页 |
4.1.3 ZP、XJ位移延性对比研究 | 第44-45页 |
4.1.4 ZP、XJ强度退化对比研究 | 第45-46页 |
4.1.5 ZP、XJ刚度退化对比研究 | 第46-48页 |
4.1.6 ZP、XJ耗能能力对比研究 | 第48-51页 |
4.2 XJ、SX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 第51-58页 |
4.2.1 XJ、SX滞回曲线对比研究 | 第51-52页 |
4.2.2 XJ、SX骨架曲线对比研究 | 第52-53页 |
4.2.3 XJ、SX位移延性对比研究 | 第53-54页 |
4.2.4 XJ、SX强度退化对比研究 | 第54页 |
4.2.5 XJ、SX刚度退化对比研究 | 第54-56页 |
4.2.6 XJ、SX耗能能力对比研究 | 第56-58页 |
4.3 SZ、XJ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 第58-66页 |
4.3.1 SZ、XJ滞回曲线对比研究 | 第58-59页 |
4.3.2 SZ、XJ骨架曲线对比研究 | 第59-60页 |
4.3.3 SZ、XJ位移延性对比研究 | 第60-61页 |
4.3.4 SZ、XJ强度退化对比研究 | 第61-62页 |
4.3.5 SZ、XJ刚度退化对比研究 | 第62-63页 |
4.3.6 SZ、XJ耗能能力对比研究 | 第63-65页 |
4.3.7 SZ、XJ 层角位移角对比研究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消能减震框架结构有限元模拟 | 第66-88页 |
5.1 试验框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6-74页 |
5.1.1 现浇混凝土空框架XJ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6-68页 |
5.1.2 现浇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SX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8-72页 |
5.1.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框架ZP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2-73页 |
5.1.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SZ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3-74页 |
5.2 试验框架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85页 |
5.2.1 现浇混凝土空框架XJ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5.2.2 现浇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SX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76-79页 |
5.2.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框架ZP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79-82页 |
5.2.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消能减震框架SZ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82-85页 |
5.3 不同参数对框架试件的影响 | 第85-87页 |
5.4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总结 | 第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