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机电深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12页 |
1.1.2 BIM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3“十一五”及“十二五”的推进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BIM理论概述及发展状况 | 第18-26页 |
2.1 BIM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第18页 |
2.2 BIM在设计阶段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2.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2.3 BIM在设计不同阶段的应用 | 第22-25页 |
2.3.1 概念设计阶段 | 第23-24页 |
2.3.2 方案设计阶段 | 第24页 |
2.3.3 深化设计阶段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机电深化设计中BIM应用的特点及优势分析 | 第26-33页 |
3.1 深化设计概述 | 第26-27页 |
3.2 BIM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第27页 |
3.3 引入BIM前后深化设计的流程对比 | 第27-29页 |
3.4 传统深化设计的局限性及基于BIM技术后的优势分析 | 第29-31页 |
3.4.1 传统深化设计方法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3.4.2 基于BIM技术的深化设计方法的优势 | 第30-31页 |
3.5 BIM在深化设计中的困难与不足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BIM的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方法研究 | 第33-63页 |
4.1 制定机电深化设计方案 | 第33-35页 |
4.2 创建机电各专业BIM模型 | 第35-49页 |
4.2.1 BIM模型建模标准 | 第35-40页 |
4.2.1.1 文件命名 | 第35-36页 |
4.2.1.2 主要建模内容 | 第36-38页 |
4.2.1.3 机电建模规则 | 第38-40页 |
4.2.2 机电各专业BIM模型概述 | 第40-45页 |
4.2.2.1 建筑、结构模型创建 | 第40页 |
4.2.2.2 暖通模型创建 | 第40-42页 |
4.2.2.3 管道模型创建 | 第42-44页 |
4.2.2.4 电气模型创建 | 第44-45页 |
4.2.3 BIM建模深度 | 第45-47页 |
4.2.4 各专业模型自查 | 第47-49页 |
4.3 基于BIM模型的机电深化设计 | 第49-58页 |
4.3.1 碰撞分类 | 第49-50页 |
4.3.2 碰撞检测的技术方法 | 第50-54页 |
4.3.2.1 基于Revit的碰撞检查 | 第50-52页 |
4.3.2.2 基于Navisworks的碰撞检查 | 第52-54页 |
4.3.3 主要深化内容 | 第54-58页 |
4.3.4 汇总问题报告 | 第58页 |
4.4 机电深化模型的应用 | 第58-60页 |
4.4.1 机电深化设计出图 | 第58-60页 |
4.4.2 材料统计 | 第60页 |
4.5 机房和重要位置的安装模拟 | 第60-61页 |
4.6 族的创建 | 第61-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BIM的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 第63-78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63-64页 |
5.2 BIM应用在深化设计阶段的总体应用 | 第64-65页 |
5.3 基于BIM的各专业模型创建 | 第65-68页 |
5.3.1 土建、结构模型创建 | 第65-66页 |
5.3.2 钢结构 | 第66-67页 |
5.3.3 机电各专业 | 第67-68页 |
5.4 基于BIM的机电安装工程深化设计 | 第68-76页 |
5.4.1 管线综合调整 | 第68-73页 |
5.4.2 问题报告汇总 | 第73-74页 |
5.4.3 深化设计出图 | 第74-76页 |
5.5 机房、走廊机电安装模拟 | 第76-77页 |
5.6 BIM应用价值总结 | 第7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