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基本内容 | 第15-16页 |
1.3.4 论文框架图 | 第16-17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2.1 现代农业概念 | 第18页 |
2.2 现代农业特征 | 第18-25页 |
2.2.1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 | 第18-19页 |
2.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 第19-21页 |
2.2.3“互联网+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 第21-25页 |
2.3 现代农业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3.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25-26页 |
2.3.2 诱导技术创新理论 | 第26页 |
2.3.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26-27页 |
2.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河南省现代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及发展现状 | 第28-36页 |
3.1 河南省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 第28-30页 |
3.1.1“三阶段”判断法 | 第28-29页 |
3.1.2“两层次”判断法 | 第29-30页 |
3.2 河南省现代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及发展现状 | 第30-36页 |
3.2.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 第30-32页 |
3.2.2 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 第32页 |
3.2.3 农业产业链开始向智能化转变 | 第32-33页 |
3.2.4 农技服务信息化水平低 | 第33页 |
3.2.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远程培育刚刚起步 | 第33-36页 |
第四章“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2页 |
4.1“互联网+现代农业”整体缺乏协调性 | 第36页 |
4.2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36-37页 |
4.3 网络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37-38页 |
4.4 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机制不健全 | 第38页 |
4.5 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低 | 第38-39页 |
4.6 互联网专业型人才缺乏 | 第39页 |
4.7 缺乏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平台 | 第39-40页 |
4.8 农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 第40-42页 |
第五章“互联网+”背景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5.1 运用互联网平台坚持协调发展 | 第42页 |
5.2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42-43页 |
5.3 坚持网络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 第43页 |
5.4 构建“互联网+”农信平台新机制 | 第43-44页 |
5.5 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 第44-45页 |
5.6 重视互联网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 第45页 |
5.7 推进城乡统一的信息就业平台建设 | 第45-46页 |
5.8 发挥“互联网+”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 第46-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总结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