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Ca(BH42储氢材料的反应复合和催化改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氢能的研究和应用背景第11-12页
    1.2 储氢方法简介第12-13页
        1.2.1 高压气态储氢第12-13页
        1.2.2 低温液态储氢第13页
        1.2.3 固态储氢第13页
    1.3 固态储氢研究进展第13-21页
        1.3.1 物理吸附储氢材料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3 复杂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第16-18页
        1.3.4 氨基硼烷储氢材料第18-2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Ca(BH_4)_2储氢材料研究进展第21-39页
    2.1 Ca(BH_4)_2的合成第21-22页
    2.2 Ca(BH_4)_2的结构特征第22-24页
    2.3 Ca(BH_4)_2的分解放氢行为及中间产物第24-26页
    2.4 Ca(BH_4)_2储氢性能的改善第26-37页
        2.4.1 Ca(BH_4)_2动力学性能改性第26-30页
        2.4.2 Ca(BH_4)_2热力学性能改性第30-37页
    2.5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7-39页
第三章 材料制备及表征方法第39-43页
    3.1 试剂及样品的制备第39-41页
        3.1.1 试剂第39-40页
        3.1.2 材料的制备及处理第40-41页
    3.2 材料成分和结构分析第41页
    3.3 储氢性能测试第41-43页
        3.3.1. 吸/放氢性能测试第41-42页
        3.3.2 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测试第42-43页
第四章 Ca(BH_4)_2-1.5NH_4Cl复合体系的放氢性能及放氢反应机理第43-61页
    4.1 NH_4Cl添加量对Ca(BH_4)_2放氢性能的影响第43-47页
        4.1.1 NH_4Cl添加量对Ca(BH_4)_2结构的影响第43-45页
        4.1.2 NH_4Cl添加量对Ca(BH_4)_2放氢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4.2 球磨对Ca(BH_4)_2-1-5NH_4Cl复合储氢体系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4.3 球磨对Ca(BH_4)_2-1.5NH_4Cl复合储氢体系放氢性能的影响第49-53页
    4.4 Ca(BH_4)_2-1.5NH_4Cl复合储氢体系的放氢机理第53-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添加CoO、NiO对Ca(BH_4)_2-4LiNH_2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第61-81页
    5.1 过渡金属氧化物对Ca(BH_4)_2-4LiNH_2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5.2 Ca(BH_4)_2-4LiNH_2体系添加CoO、NiO后样品的结构特征第62-64页
        5.2.1 Ca(BH_4)_2-4LiNH_2-xCoO样品的结构特征第62-63页
        5.2.2 Ca(BH_4)_2-4LiNH_2-xNiO样品的结构特征第63-64页
    5.3 CoO、NiO对Ca(BH_4)_2-4LiNH_2体系放氢性能的影响第64-70页
        5.3.1 Ca(BH_4)_2-4LiNH_2-xCoO样品的放氢性能第64-67页
        5.3.2 Ca(BH_4)_2-4LiNH_2-xNiO样品的放氢性能第67-70页
    5.4 Ca(BH_4)_2-4LiNH_2-5 wt% CoO/NiO体系储氢性能改善机理第70-78页
        5.4.1 Ca(BH_4)_2-4LiNH_2-5 wt% CoO体系储氢性能改善机理第70-74页
        5.4.2 Ca(BH_4)_2-4LiNH_2-5 wt% NiO体系储氢性能改善机理第74-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5页
致谢第95-97页
个人简历第97-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性金属微纳结构转印机理及方法研究
下一篇:榛子壳水解液发酵制备木糖醇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