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铁人才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一、罗洪铁人才思想学术成果简介 | 第13-14页 |
(一) 学术专著简介 | 第13页 |
(二) 学术论文简介 | 第13-14页 |
二、研究罗洪铁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14-19页 |
(一) 罗洪铁关于人才问题的主要的学术观点 | 第14-16页 |
(二) 充实人才学理论的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人才成长理论 | 第19-52页 |
一、人才内涵的探讨 | 第19-24页 |
(一) 人才的含义 | 第19-21页 |
(二) 人才的本质属性 | 第21-23页 |
(三) 人才的价值 | 第23-24页 |
二、人才素质理论研究 | 第24-33页 |
(一) 先天素质研究 | 第24-29页 |
(二) 后天习得素质 | 第29-33页 |
三、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研究 | 第33-44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人才环境理论研究 | 第34-35页 |
(二) 人才环境概述 | 第35-39页 |
(三) 自然环境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 第39-41页 |
(四) 社会环境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 第41-44页 |
四、人才社会承认理论研究 | 第44-52页 |
(一) 社会承认概述 | 第44-46页 |
(二) 社会承认的原则和方法 | 第46-48页 |
(三) 减少、避免社会承认失误 | 第48-52页 |
第三章 人才选拔和使用理论 | 第52-75页 |
一、人才识别理论 | 第52-55页 |
(一) 人才识别的理论基础 | 第52-53页 |
(二) 人才识别概述 | 第53-55页 |
二、人才选拔理论 | 第55-60页 |
(一) 人才选拔的理论基础 | 第55-56页 |
(二) 人才选拔的原则 | 第56-58页 |
(三) 人才选拔的方式 | 第58-59页 |
(四) 人才选拔的价值 | 第59-60页 |
三、人才使用理论 | 第60-67页 |
(一) 人才使用的内涵和意义 | 第60-63页 |
(二) 人才使用的原则、方法和条件 | 第63-65页 |
(三) 人才使用的再开发 | 第65-67页 |
四、人才流动理论 | 第67-75页 |
(一) 人才流动研究 | 第67-70页 |
(二) 人才市场研究 | 第70-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