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研究--以莱芜市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文献简评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地方政府 | 第15页 |
2.1.2 服务型政府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2.2.4 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2.3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和条件 | 第18-21页 |
2.3.1 服务型政府的宏观标准 | 第18-19页 |
2.3.2 服务型政府的微观标准 | 第19页 |
2.3.3 服务型政府同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区别 | 第19-21页 |
第3章 莱芜市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 第21-34页 |
3.1 莱芜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与成效 | 第21-30页 |
3.1.1 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方面 | 第21-24页 |
3.1.2 依法行政方面 | 第24-27页 |
3.1.3 民生建设方面 | 第27-28页 |
3.1.4 数字政府及电子政务建设方面 | 第28-30页 |
3.2 莱芜市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2.1 政府服务理念和认识有待加深 | 第30-31页 |
3.2.2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体系不完善 | 第31-32页 |
3.2.3 公务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32页 |
3.2.4 行政监督缺乏及绩效考核方式不完善 | 第32-34页 |
第4章 加快推进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4-46页 |
4.1 树立良好的政府服务理念 | 第34-35页 |
4.2 完善地方政府组织机制 | 第35-36页 |
4.2.1 调整政府组织机制 | 第35页 |
4.2.2 规范编制管理 | 第35-36页 |
4.2.3 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 | 第36页 |
4.2.4 优化政府职能配置 | 第36页 |
4.3 构建提高服务效能的系统体制 | 第36-39页 |
4.3.1 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表达机制 | 第36-37页 |
4.3.2 建立健全服务型政府政务公开机制 | 第37页 |
4.3.3 完善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 | 第37-38页 |
4.3.4 健全完善公共监督机制 | 第38页 |
4.3.5 完善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机制 | 第38-39页 |
4.4 强化以适应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公务员能力建设 | 第39-42页 |
4.4.1 树立强化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念 | 第39页 |
4.4.2 完善能力建设的机制体系 | 第39-40页 |
4.4.3 构建能力建设的外部环境 | 第40-41页 |
4.4.4 能力建设的直接途径 | 第41-42页 |
4.5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 第42-46页 |
4.5.1 形成多元化的绩效考核主体 | 第42-43页 |
4.5.2 合理区分考核对象和方式 | 第43页 |
4.5.3 构建完善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4.5.4 强化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 | 第44-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