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宗族的历史起伏 | 第16-22页 |
第一节 何为宗族 | 第16页 |
第二节 历史上宗族的发展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宗族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一、复兴的根源:中国农村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 第19-20页 |
二、中国单一制政治体制权力结构的分配 | 第20页 |
三、社会上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普遍存在 | 第20页 |
四、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宗族势力复兴的时代背景 | 第20-21页 |
五、 共同的相对稳定的宗族文化是宗族复兴的纽带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宗族与基层治理 | 第22-32页 |
第一节 维持农村日常秩序,调解村民纠纷,减少矛盾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提供公共产品资源与服务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传承地方传统宗族乡俗文化 | 第24-26页 |
第四节 社会支持功能 | 第26-27页 |
第五节 返乡族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机会 | 第27-28页 |
第六节 宗族势力因素影响下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 第28-30页 |
第七节 宗族的负作用——转型时期农村宗族组织参与的刑事案件 | 第30-31页 |
第八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农村本身的组织载体——宗族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宗族在农村治理中的基本机制 | 第32-45页 |
第一节 家法族规 | 第32-37页 |
一、家法族规的形成和发展 | 第32-33页 |
二、族规的内容 | 第33-35页 |
三、族规的作用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惩罚、排斥机制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救助、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宗族中的“精英”——族长、主事与当家人 | 第39-44页 |
一、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精英”?——族长的合法性来源 | 第39-42页 |
二、宗族族长在农村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 第42-44页 |
第五节 宗族仪式——“中元节祭祀”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宗族组织与现代治理 | 第45-49页 |
第一节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 | 第45-47页 |
第二节 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资源 | 第47-49页 |
结语 宗族将何去何从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