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 | 第12-13页 |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沿革 | 第13-19页 |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与崩溃 | 第13-15页 |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 第15-18页 |
三、牙买加体系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全球性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 第19-33页 |
第一节 《基金协定》确立的外汇管理制度 | 第20-22页 |
一、第8条外汇管制制度 | 第20页 |
二、第14条外汇管制制度 | 第20-21页 |
三、《基金协定》第8条第2款b项的法律效力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基金协定》关于汇率制度的主要规则 | 第22-24页 |
一、成员国的一般义务 | 第22-23页 |
二、平价制度中成员国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基金协定》关于国际储备的规定 | 第24-26页 |
一、《基金协定》关于黄金的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二、特别提款权的法律问题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基金协定》关于国际收支调节的规定 | 第26-28页 |
一、基金组织的贷款种类及资金来源 | 第26-27页 |
二、备用安排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五节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责任制度研究 | 第28-33页 |
一、《基金协定》责任制度内容及其分析 | 第28-31页 |
二、《基金协定》责任制度形式及其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现行储备制度的不稳定性 | 第33-35页 |
一、多元化储备的国际储备制度 | 第33-34页 |
二、主权储备货币的内在脆弱性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浮动汇率制的不确定性 | 第35-36页 |
一、弹性汇率制度造成的无拘束力状态 | 第35页 |
二、大幅度汇率波动促成金融创新的过度膨胀 | 第35-36页 |
三、全球性汇率协调机制的缺失 | 第36页 |
第三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权利失衡 | 第36-39页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制的不公平 | 第36-37页 |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标准的不统一 | 第37-38页 |
三、货币霸权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全球化法律监管体制的缺失 | 第39-40页 |
一、全球化法律监管体制缺失的背景 | 第39-40页 |
二、国际金融监管缺失的深层原因 | 第40页 |
第五节 危机缓解机制的不足 | 第40-41页 |
一、危机缓解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40页 |
二、危机缓解机制不足的具体表现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法律原则要求 | 第41-45页 |
一、重新确定货币主权原则的内涵 | 第42-43页 |
二、公平原则的确立 | 第43-44页 |
三、金融安全原则应被纳入国际货币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设想及评析 | 第45-49页 |
一、世界各国所提出的改革设想 | 第45-47页 |
二、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中国货币立法前景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外汇管制立法 | 第49-51页 |
一、我国外汇管制法规的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二、新旧外汇管制条例的变化及其评析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法律分析 | 第51-52页 |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涉及法律条款概述 | 第51-52页 |
二、中国未构成操纵汇率的法律分析 | 第52页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 第52-55页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 第52-54页 |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国际法推动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