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汽车内饰件与乘员头部碰撞仿真自动化模块开发及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基于FMVSS201 U法规的内饰头部碰撞试验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自由飞行头型(FMH)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7-29页
    2.1 FMH简介第17-18页
    2.2 头型建立第18-20页
    2.3 头型校准第20-21页
    2.4 皮肤参数反求第21-27页
        2.4.1 跌落试验第22-23页
        2.4.2 皮肤材料特性第23页
        2.4.3 参数反求第23-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汽车内饰件与乘员头部碰撞仿真自动化模块第29-37页
    3.1 开发流程第29-30页
    3.2 Hypermesh二次开发技术第30-32页
        3.2.1 Tcl语言在二次开发的应用第30-31页
        3.2.2 内置函数第31页
        3.2.3 界面的实现第31-32页
    3.3 界面及功能介绍第32-36页
        3.3.1 碰撞测试点标记界面第32-33页
        3.3.2 头型自动定位界面第33-35页
        3.3.3 结果输出界面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碰撞测试点标记算法第37-59页
    4.1 测试点的标记方法第37-46页
        4.1.1 A柱内饰第38-40页
        4.1.2 顶盖内饰第40页
        4.1.3 B柱和其他柱的内饰第40-42页
        4.1.4 最后柱内饰第42页
        4.1.5 前后横梁内饰第42-44页
        4.1.6 侧边梁内饰第44页
        4.1.7 敞篷车上内饰第44-46页
        4.1.8 滑动门轨道第46页
    4.2 测试点标记的程序实现第46-53页
        4.2.1 A柱内饰第46-48页
        4.2.2 顶盖内饰第48-49页
        4.2.3 B柱和其它柱内饰第49-51页
        4.2.4 最后柱内饰第51-52页
        4.2.5 前横梁内饰第52页
        4.2.6 侧边梁和后横梁内饰第52-53页
        4.2.7 敞篷车上内饰件第53页
        4.2.8 滑动门轨道第53页
    4.3 关键算法第53-56页
        4.3.1 生成截面线的算法第53-54页
        4.3.2 沿曲线定长找点算法第54-55页
        4.3.3 BoundingBox第55-56页
        4.3.4 沿内饰表面求两点间中点第56页
    4.4 验证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FMH自动定位算法第59-75页
    5.1 发射接近角第59-61页
        5.1.1 水平接近角第59-61页
        5.1.2 垂直接近角第61页
    5.2 头型自动定位程序第61-68页
        5.2.1 最差工况位置判断第62-64页
        5.2.2 头型定位的算法第64-68页
    5.3 验证第68-70页
    5.4 内饰头部碰撞仿真分析第70-73页
        5.4.1 车身有限元模型建立第70-71页
        5.4.2 内饰碰撞仿真分析第71-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总结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轿车瞬态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下一篇:汽车钢板弹簧喷丸强化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