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场的裂缝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基于构造应力场的裂缝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测井裂缝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地震属性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基于薄板理论的应力场分析方法研究路线 | 第13-14页 |
1.3.2 基于RVM的储层和裂缝特征参数预测 | 第14-15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薄板理论的应力场分析方法研究 | 第17-28页 |
2.1 应力场的定义 | 第18页 |
2.2 应力场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 第18-19页 |
2.3 基于薄板理论的应力场分析方法理论研究 | 第19-28页 |
2.3.1 弹性力学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19-20页 |
2.3.2 薄板理论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20-23页 |
2.3.3 构造应力场计算公式 | 第23-28页 |
第三章 裂缝综合预测研究 | 第28-51页 |
3.1 测井资料裂缝预测 | 第28-31页 |
3.1.1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 | 第28-29页 |
3.1.2 成像测井裂缝预测 | 第29-31页 |
3.2 基于RVM的储层参数和裂缝参数预测 | 第31-51页 |
3.2.1 统计学习理论和SVM基本原理 | 第32-36页 |
3.2.2 相关向量机算法基本原理 | 第36-40页 |
3.2.3 与裂缝相关的属性提取 | 第40-49页 |
3.2.4 储层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预测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数据试算 | 第51-75页 |
4.1 工区信息简介 | 第51-52页 |
4.2 裂缝特征参数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表征方法研究 | 第52-56页 |
4.2.1 玫瑰图的绘制 | 第53-54页 |
4.2.2 区域裂缝特征参数表征 | 第54-56页 |
4.3 区域应力场分析结果 | 第56-64页 |
4.4 储层参数预测的实际资料处理与分析 | 第64-75页 |
4.4.1 属性提取 | 第64-70页 |
4.4.2 孔隙度的预测 | 第70-72页 |
4.4.3 裂缝孔隙度的预测 | 第72-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