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3.1 事务所合并与财务报告质量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审计师变更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3.3 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17-18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事务所合并 | 第20页 |
2.1.2 客户流向 | 第20-21页 |
2.1.3 财务报告质量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声誉理论 | 第23-24页 |
2.2.3 “深口袋”理论 | 第24-25页 |
2.2.4 规模效应理论 | 第25页 |
2.2.5 效率理论 | 第25-26页 |
2.2.6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说和模型构建 | 第27-36页 |
3.1 研究假说的提出 | 第27-30页 |
3.1.1 事务所合并与财务报告质量 | 第27-28页 |
3.1.2 客户流向与财务报告质量 | 第28-30页 |
3.2 变量界定 | 第30-34页 |
3.2.1 因变量 | 第30-31页 |
3.2.2 自变量 | 第31-32页 |
3.2.3 控制变量 | 第32-34页 |
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36-55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6-38页 |
4.1.1 样本选择 | 第36-38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4页 |
4.2.1 事务所合并与财务报告质量 | 第39-40页 |
4.2.2 客户流向与财务报告质量 | 第40-44页 |
4.3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第44-47页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4.1 事务所合并与财务报告质量 | 第47-48页 |
4.4.2 客户流向与财务报告质量 | 第48-50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50-54页 |
4.5.1 改变研究时窗 | 第50-52页 |
4.5.2 改变财务报告质量的衡量方法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研究建议与研究局限 | 第55-59页 |
5.1 研究建议 | 第55-58页 |
5.1.1 强化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作用 | 第55页 |
5.1.2 缩小本土事务所合并效果差异 | 第55-56页 |
5.1.3 加强对事务所合并后审计师变更行为的风险防范 | 第56-58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68页 |